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李祿勝:關切民生訴求回應民意期待

李祿勝
2013年12月04日16:27   來源:寧夏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關切民生訴求回應民意期待

回顧35年改革開放的歷史,可以看出,歷屆的三中全會都對未來一段時間的經濟體制和社會發展做出一些重大的決定,這次十八屆三中全會,同樣為中國今后十年的經濟發展方向定調,提出綜合改革方案,對全面深化改革進行總體部署,因此受到了中國乃至於世界的聚焦。

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在民生領域和城鎮化進程中的“公平”表述值得關注。在民生領域,強調“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立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等等,這些政策框架和改革部署,關切民生訴求,回應民意期待,今后中國的改革需要通過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來獲得群眾基礎,意義非常重大。

十八屆三中全會從社會改革上看,其內容涉及了農民工、流動人口、戶籍政策、二孩政策、社會保障、醫療問題等公眾迫切關心的焦點。目前,全國農民工人口達到了2.36億,流動人口已成為一個十分龐大的人口群體。在一些大城市,農民工無法享受城市公共服務,造成了農民工工作的不穩定性和對生活的不可預期。

一是因戶籍制度的影響,使進入城市的農民工無法獲得真正城市市民的身份,長期處於准市民狀態。絕大多數農民工盡管為城市的繁榮與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卻由於農民的身份而無法融入社會主流,成為游離於城市之外的“邊緣人”,其實他們已經處於城市和農村雙重邊緣化的境地。二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長期分割狀態,使進城農民在醫療、教育、養老、失業、工傷、最低生活保障、職業技能培訓、節假日休息休養權及社會保障等方面都受到一系列影響,無法擺脫后顧之憂的困擾。三是由於二元勞動力市場和就業制度使得農民工無法取得與城市勞動者同等的勞動資格,導致了就業機會的缺失。由於常年往返於城鄉之間,農民工無法准確和及時地獲取市場信息,從而造成了就業信息不對稱。這種狀態影響著他們的行為選擇,造成了農民工的貨幣支出,增加了農民工的就業成本。四是受二元結構影響,導致農民工夫妻長期分居,造成婚姻上的矛盾,大批留守兒童因缺乏親情關愛而厭學輟學,有些甚至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機會,從而導致了新一代文盲大量產生。同時,由於進城農民工的逐年增多,在農村出現大批空巢老人的背景下,農村土地的撂荒現象十分突出,影響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步伐。五是工資增長慢,工資標准低,工資不能及時兌付,討薪難,生活質量差。同工不同酬的就業待遇,使農民工無法分享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六是由於受戶籍制度的制約,選舉與被選舉的權利因常年往返於城鄉之間而逐漸喪失,農民工已處於被政治邊緣化的境地。

在我國,農民由過去“農民——市民”的二元結構,進入城市后現在變成了農民工,仍然是一種沒有市民化的城鎮化。改變這一現狀,需戶籍制度的改革。

十八屆三中全會,在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方面強調“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目前,我國有一半人口是農民,在中國城鎮化的浪潮中,對於涉農制度的改革,必須體現公平和公正。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戶籍制度、土地流轉等等這些具體改革事項已經釋放出方向。

進城務工的農民是城市工人隊伍的新群體,同樣也是城市的納稅人。當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是為農民工營造一個良好的就業環境和法治環境。當前,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怎麼才能按照城鄉統一平等就業原則,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剝離依附在戶籍上的福利政策,在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方面,“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

(作者單位:寧夏社會科學院理論研究中心)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