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解放日報:“官邸制”究竟是什麼

劉哲昕
2013年11月27日13:50   來源:解放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官邸制”究竟是什麼

“探索實行官邸制”,三中全會《決定》中的寥寥幾字,卻吸引了全社會的目光。各路專家紛紛出鏡解讀,網絡輿論對此褒貶不一。“官邸制”究竟是什麼?為何會引發人們如此的關注?

所謂官邸,是指國家為某些官員在擔任公職期間提供的免費或低價的住所。美國總統的白宮、英國首相的唐寧街10號、法國總統的愛麗舍宮就是典型的官邸。美國的官邸制覆蓋范圍較小,隻適用於總統、副總統、州長、副州長以及大中城市的市長,居住者一般隻需每年交納象征性的1美元房租。法國則既向部長、議員等高官,也向因異地任職、安全等原因造成沒有住房的中下級公職人員提供住房,住房標准根據職務需要與地位確定。印度的官邸制大概最為寬泛奢侈,上至總統、總理,下至普通公務員,都可以根據《政府住房分配辦法》享受政府提供的住宅。其中最大的官邸總統府佔地近2000畝,每年維護費用超過10億盧比。

然而總體而言,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印度,官邸都不是私產,而是公產。“鐵打的官邸流水的官”,上台就住,下台就走,西方國家的官邸制是與選舉制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倘若領導職務既終身又世襲,所謂官邸制也就無從談起。路易十四的凡爾賽宮,乾隆爺的紫禁城,都不是官邸,而是私產。可見,官邸制乃是現代民主政治的產物,是與領導職務終身制互不相容的。

今天談官邸制,當然是因為中國已經從制度上廢除了領導職務終身制。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還在討論官邸制,就說明這個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官邸制”的背后糾纏著兩大問題:高房價與反腐敗。說白了,人們之所以關注“官邸制”,看上去是在關注官員任職期間的住房問題,事實上更多的是在關注官員的住房腐敗問題。因此,解決住房問題與遏制住房腐敗是探索官邸制不可偏廢的兩個方面。

在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官員任職期間的生活保障由國家提供,卸任期間的生活保障則由資本提供(比如到大公司擔任高管)。由於任期較短,制度完善,加之房價也不算太高,因此官邸制在西方社會的推行相對簡單易行。但在中國,多數官員一旦踏入仕途,往往便為官一生。這種情況下,推行官邸制時就必須多長個心眼:在任住官邸,卸任有私邸嗎?倘若為官幾十年的積蓄買個私邸還緊巴巴的,恐怕有些官員就會為自己留后路,要麼想方設法將官邸“私邸化”,要麼利用手中的權力為自己謀求“私邸”。

實事求是的生活保障需要考慮,但是關鍵還在於強有力的權力制約和監督。近兩年來,各地的“房叔”、“房嬸”、“房姐”、“房妹”如同雨后春筍般浮出水面,待到劉志軍落馬,涉案房產更是達到驚人的374套。追根究底,所有這些腐敗案無一不與權錢交易有關。面對這種情況,隻有通過堅決打擊貪污腐敗犯罪,住房腐敗問題才會得到根本的遏止。政務官的官邸管理制度、公務員的住房保障制度、領導干部的住房信息公開與監察制度、異地任職的住房津貼制度,都是遏制干部住房腐敗的有力手段。探索實行官邸制,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作者為中國浦東干部學院法律與人文綜合教研部主任)

(責編:楊麗娜、謝磊)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