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湖北日報評論員:以扎實的作風推進改革

2013年11月26日13:26   來源:湖北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以扎實的作風推進改革

好的作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障。沒有優良的作風,就不可能完成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務。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勢下,我們應該確立這樣的標准:不改革的干部不是好干部,不改革的班子不是好班子﹔不換思想就換干部,不改作風就改崗位,甚至丟崗位。我們要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深入查找與全面深化改革不符合、不適應的作風問題,真查真改、立查立改,以優良的作風推進改革。

要堅決破除官僚主義風氣。

官僚主義與市場經濟格格不入。凡是官僚主義盛行的地方,市場經濟往往發展得比較緩慢。官僚主義的根源是“官本位”思想。沿海地區為什麼比內陸地區發展得快?因為那裡“官本位”思想沒有我們這麼濃,取而代之的是“商本位”、“市場本位”思想。因此,沿海地區重商主義盛行,創新創業氛圍濃厚。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市場的作用由“基礎性”上升到“決定性”,體現了黨對市場經濟規律的遵循,是中央對市場作用的新定位。我們要適應這種轉變,擯棄“官本位”意識,破除官僚主義作風,更好地發揮市場“這隻手”的作用。

我們有些領導干部,運用政府“這隻手”得心應手,運用市場“這隻手”卻很不習慣,說到底是官僚主義在作怪。這類干部習慣於當官做老爺,習慣於用行政命令,習慣於“別人求我辦事”,讓企業家圍著轉,這是本末倒置、主從顛倒,他們把手中的權力當作包治百病的“神藥”,不管經濟運行中出現了什麼問題,一律採取行政干預的手段,一旦離開手中的權力就不知道如何應對。今天,我們要堅決向這種不良風氣“開刀”,進一步強化市場意識、服務意識,樹立服務市場、服務群眾的良好風氣,自覺運用市場規律解決改革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要堅決破除本位主義風氣。

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各單位、各部門是改革的推動者,但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有些單位和部門成為改革的受益者,在新一輪改革中,卻有可能因為不願放棄既得利益而阻礙改革進程。比如,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過程中,一些原本可以下放或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有些部門為了本部門利益,以種種借口拖著不放或者“分期下放”,想著能留一天是一天﹔在機構改革中,有些部門擔心削弱了自身地位,不願改甚至反對改。這些都是本位主義的體現。

從短期來看,這種做法保護了本部門的利益,但從長遠來看,損害的是發展的大利益、湖北的大利益、國家的大利益。我們要堅決破除這種本位主義的不良風氣,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堅持局部服從全局、全黨服從中央,從改革的全局出發,從黨和國家長遠需要出發,從湖北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出發,自覺參與改革,積極推進改革,真正向前展望、超前思維、提前謀局。

要堅決破除“機會主義”風氣。

這裡所說的“機會主義”,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機會主義,而是指不願付出改革成本,隻希望他人承擔改革成本,自己坐享其成搭“便車”的投機取巧風氣。有的搭乘上級改革的“便車”。不主動創新,而是亦步亦趨,死守條條框框,不敢越雷池半步。有的搭乘其他地區改革的“便車”。有的地方及領導干部擔心“槍打出頭鳥”,不願在改革方面“出頭”,而是等其他地區改革取得初步成功后再跟進,讓別的地區承擔制度創新的風險和試錯成本。有的搭乘微觀主體改革的“便車”。讓市場微觀主體承擔探索改革的風險,再相機採取行動。

“搭便車”的行為繼續存在或者進一步增加,將會延緩改革步伐,錯過最佳改革時機,大大增加改革成本。我們要深刻認識這種“搭便車”行為的危害性,發揚敢打第一槍、敢為天下先的精神,以更加勇毅和果決的作風積極投身改革,不等不靠不觀望,對於看准了的事情大膽嘗試、先行先試。改革不可能不付出成本,但是如果我們早改革就可以降低改革的成本。時間是最大的成本,錯過了本輪改革的機遇,將來會付出更大的成本。

要堅決破除不作為風氣。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面對新一輪改革的繁重任務,消極等待、被動應付沒有出路。每一名領導干部都應置身其中,勇當改革踐行者、推動者。當前,我們要著力破除四個方面的不作為之風:一是庸懶散軟、不思進取之風。有的干部滿足於現狀,不想改、不願改,不主動適應改革的新要求,不學習市場知識、經濟理論,不按市場規律辦事。二是事不關己、高高挂起之風。有的干部認為改革是中央的事、是其他部門的事,與自己無關,對改革漠然視之,消極應對。三是空喊口號、不見行動之風。有的干部會上喊改革、會下談改革、嘴裡不離改革,但就是不見改革的具體行動,或者要求別人改革頭頭是道,涉及自己改革就千難萬難。四是不敢擔當、求穩怕亂之風。有的干部怕改革、懼創新,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寧可抱殘守缺、渾渾噩噩過日子,也不願或者不敢多承擔一份責任。

這些不良風氣是影響改革的負能量,是推進改革的絆腳石。我們要堅決與這些不良風氣作斗爭,切實增強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順應改革的時代潮流,順應人民群眾的要求和願望,勇於擔責、敢於擔難,直面改革中的矛盾和問題,以開拓進取、求真務實的作風把改革推向深入。

(責編:王金雪、常雪梅)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