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村庄謀發展 爭做弄潮兒

十八大代表、記者俞佳友天台山頭下村宣講三中全會精神

2013年11月25日14:46   來源:浙江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村庄謀發展 爭做弄潮兒

關鍵詞:農村集體經濟

地點:天台縣街頭鎮山頭下村

參加人員:縣、鄉、村干部及村民

“沒有農村集體經濟,就談不上集體主義,造福於全體村民也就是一句空話。”天台縣山頭下村67歲的蔡銀江老支書,一邊踏著泥濘的山路艱難前行,一邊回過頭對十八大代表、本報記者俞佳友說。

“村裡在努力經營的集體經濟方式,正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鼓勵發展的模式,沒想到你們已經把黨的好政策落地、生根,並且就要發芽了。”俞佳友為老支書伸出了大拇指。

74歲的村民蔡修正是位老黨員,他說起村兩委干部來滔滔不絕。老蔡說,好多年前大家就商量著怎麼搞好新農村建設,由於有文化、有能力、有闖勁的年輕人都跑出去賺錢了,村裡都是老人和孩子,別說荒山沒人管,就連田地也被擱置了很多年,村集體經濟為零。

村裡幾位有威望的老人就琢磨著,推薦退休的老教師蔡銀江當村支書,村裡很多年輕人都是他的學生,想做點事肯定沒問題。

上屆村委選舉時,蔡銀江被選為村支書,他動員在外經商的年輕人回家作點貢獻,光給資金還不行,必須要親力親為。於是,一支服務能力和帶動能力強的干部隊伍很快到位。他們自掏腰包近百萬元,為村裡整治河道、修建道路,還請來浙江大學的專家為村庄做了總體規劃,村裡的面貌煥然一新。村委班子的威望已經初步形成,接下來就要按照規劃發展村裡的集體經濟,讓村民盡快走上致富路。

第一步就是將村裡的土地集體化,統一管理,統一分配。大家的一致意見是將土地交給村裡統一經營,按照收入的80%返還給村民,20%作為集體經濟繼續發展村裡的各項事業。

意見一出,遭到一些村民的反對。他們並不是不想將土地交給村裡統一管理,而是在擔心,萬一賺不到錢怎麼辦?

村委班子早就考慮好了應對措施,他們提前考察了黃茶的發展前景,因為天台是黃茶的發源地,而且縣裡正在傾力扶持黃茶項目,山頭下村准備將村裡200畝土地的四分之三種植黃茶,剩下的50畝選種一些經濟價值高、能吸引游客的品種精心培育。

對此,俞佳友分析說,三中全會不僅鼓勵承包經營權在公開市場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還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向農業輸入現代生產要素和經營模式。

“要宣傳並落實好這些政策不容易,我們要一起努力讓群眾盡快理解這些好政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目的。”俞佳友握著老支書的手說。

街頭鎮鎮長張光接過話茬,村裡創新集體經濟發展的模式得到了縣裡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扶持,國土、農業、水利等多個部門都下撥了扶持資金,每畝地合計達到1.5萬元。

多虧這筆扶持資金,村裡才有能力開荒山、修水利、搞基礎設施。記者在村后的山上看到,佔地150畝的黃茶基地初具雛形,基礎設施基本到位。

張光說:“根據黃茶的發展前景推測,山頭下村每畝黃茶能收入三四萬元,按每畝3萬元的收入算,150畝可以收入450萬元。”

俞佳友說,中央出了好政策,地方給了資金,基層還有能力強、有公心的好干部,發展村集體經濟有了希望,農民收入增長也就指日可待。(記者 包敦遠 徐平)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