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為了深入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本報近日派出多組記者分赴全國各地,發揚“走轉改”精神,走進農村、學校、社區等基層一線,記錄各地學習貫徹中的生動實踐,全面展示干部群眾奮發有為、積極投身改革發展的精神風貌。今起推出“走基層·學習貫徹三中全會精神”欄目,敬請關注。
“高文書,聽說村干部剛學過三中全會精神,裡頭對我們農民工有啥子新說法?”成都市郫縣安德鎮安龍村文化活動中心裡,蹬在健身車上的村民馬雪梅,突然清清脆脆一嗓子。
正從二樓下來的村文書高修倫往樓上指了指,說:“剛剛還在閱覽室跟書記一起查資料,准備結合村裡實際,理一理學習貫徹的思路和辦法。一會兒他下來,你細問問。”
11月20日,夜幕降臨,村道上亮起了路燈,一棟棟漂亮的川西民居掩映在樹叢中。吃過晚飯的村民們陸續來到村文化活動中心,在一樓健身場鍛煉。
自打幾年前安龍村開展新農村綜合示范建設后,不少剩余勞動力進入家門口的園區務工。馬雪梅就在安德鎮川菜產業化園區一家企業干活,她和工友們都很關心三中全會精神。
“梁書記!”見村支書梁繼鬆從樓上下來,馬雪梅又是一嗓子。搞清原委,梁繼鬆告訴她:“三中全會說要保障農民工同工同酬,你們在園區務工,既能顧家,又能掙錢,好好干吧!”
7組組長高德成從跑步機上停下來,插上了話:“對農民增收有啥子新政策嘛?”
梁繼鬆掰起指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創新農業經營方式﹔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依法維護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還有探索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渠道,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哪一條裡邊都有含金量呢,農民增收的門路更廣啦!”
成都是國家批准設立的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安龍村近些年探索健全農村產權流轉機制,通過確權登記頒証等措施,明晰、落實農民的財產權利。高德成家的土地依法流轉、公開交易后,得到資金29萬元,用在了新居建設上。如今,他家一年有十二三萬元收入,“生活一點兒也不比城裡差”。
可不是,20多項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標配”早已從城裡延伸到村,不僅有幼兒園、公交站、勞動保障站,還包括垃圾轉運、污水處理設施。
花卉苗木種植是安龍村的特色產業,高修倫家種了5畝花木。早先因為對土地流轉政策走向不很托底,一直沒有擴大經營規模。這回參加了村干部集體學習,吃了“定心丸”,“明年就得種寬些,銷售市場沒問題。”
“安龍村人不僅要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包包裡還要有更多票子!”梁繼鬆的話,引來文化活動中心裡一陣笑聲。
《 人民日報 》( 2013年11月25日 01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