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開放35年·經濟發展成果述評④:基礎產業,質的飛躍

2013年11月24日08:5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制圖:蔡華偉

橫貫東西、連接內外,能源管道蜿蜒萬裡,為中國經濟加油給力﹔

穿山跨海,追風逐浪,交通設施四通八達,讓萬裡神州近在咫尺。

改革開放35年來,我國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瓶頸制約不斷緩解,取得質的飛躍。

11月初,津秦高鐵仍在調試中,在合肥工作的東北人朱先生就已經開始打聽車次和票價了。“眼下合肥到東北隻有一趟列車T242,到沈陽要17個小時,以后有了津秦高鐵隻要個‘零頭’,7個多小時,多方便啊!”

從無到有的高速鐵路,僅僅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礎設施迅猛發展的一個縮影。短短35年,我國的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礎產業已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中國修路、架橋、打隧道等建設水平和能力,令世界驚嘆。中國從一個基礎設施嚴重落后的國家,奇跡般地成為基礎設施最先進的發展中國家,在有些方面甚至可與發達國家媲美。”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金碚說。

西氣東輸工程投產10年已累計輸送天然氣1800億立方米,可替代燃煤2.3億噸,相應減少的碳排放量相當於每年造出一個小興安嶺林地。“近十年來,天然氣消費年均增長100億立方米,佔一次能源的比重達到4.5%,逐步擔負起改善我國能源結構的使命。”中國工程院院士邱中建說。

伴隨著我國互聯網普及率由2002年的4.6%迅速提高到2012年的42.1%,人們的溝通方式更加便捷。從電報信件到電話短信,再到互聯網視頻聊天、手機微信購物,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一系列的互聯網新技術讓三網融合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本報北京11月23日電  記者陸婭楠)

《 人民日報 》( 2013年11月24日 01 版)

(責編:吳斌、程宏毅)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