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爾11月21日電 (周玉波) 舉世矚目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勝利閉幕,全會閉幕后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引發了韓國國內中國問題專家及學者們的普遍關注。韓國各主流媒體紛紛撰文解讀全會精神,熱議中國改革藍圖。為此,韓國中央日報中國研究所所長韓友德在接受人民網獨家專訪時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及中國政府堅定的改革意志,為深化改革指明了具體方向,將會極大推動中國的發展和經濟增長。同時,中國成功推進改革,實現長期穩定的經濟增長也符合韓國的利益,將會為韓國企業帶來更多更廣泛的合作機遇。
記者:在總體上,您如何評價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
韓友德:我認為通過這次會議,集思廣議並認真探討中國社會目前面臨的問題是什麼,應該朝哪個方向發展,以及具體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這件事本身意義重大。中國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幅員遼闊,多種社會階層共存的國家。這種統一認識的會議在推動中國的發展和經濟增長方面,一直以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此前的發展過程中,中國社會各個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矛盾,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進行全面的改革。在本次會議上,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具體應該進行何種改革等問題非常明確地體現了出來。不僅如此,本次會議還表明了黨和政府堅定的改革意志,並且勾畫了一幅藍圖,告訴廣大人民當推行這些改革的時候,中國人民的生活將會獲得什麼樣的改善。
記者: 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內容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國防和軍隊、黨建等各個方面。您對於哪些內容印象深刻?為什麼?
韓友德:我認為這個決定是針對中國整個國家運營體系設計的一個非常細心的全面方案。在這個方案的眾多要素中,無論缺少哪一方面,其他的改革措施都可能會失去意義。比如,司法權獨立和公正執法,對於推行政治、經濟及社會的各項改革是必需的。而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與推進企業的結構調整也密切相關。
對於我個人來講,印象最深的是計劃生育政策的放寬及退休年齡的推遲。之前有擔憂認為,由於中國人口結構的變化,導致可從事生產活動的適齡人口不斷減少,最終可能會陷入中等收入國家陷阱。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很多人呼吁重新考量獨生子女政策。但我沒想到此次會議上如此明確地提出啟動一方是獨生子女夫婦可生二胎的政策。另外,延遲退休年齡的問題,對於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並陷入經濟低增長危機的韓國來說,囿於利害當事人之間的矛盾,也爭論了很長時間。但中國這次未雨綢繆,制定了針對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對策,具有劃時代意義,我個人給予高度評價。
記者:您認為今后中國改革的最大難點是什麼?
韓友德:目前中國的社會體系非常穩固,它形成於過去30年間的經濟高速增長期。要在中國推行更加深入的全面改革,實際上是個非常艱難的過程。變化會打破原有的秩序和穩定,常常是一件令人不舒服的事情,會引發抵抗和不滿,也可能會產生新的副作用。我認為改革的最難點是如何在政府的主導下真正發揮市場的功能,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記者:您認為三中全會新政策對於韓國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韓友德:中國的新政策,不僅對於韓國,而且對於全世界來講,都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大話題。中韓之間的經濟聯系密切,因此韓國對於中國的變化尤為關注。中國成功推進改革,實現長期穩定的經濟增長,也是韓國經濟界所希望看到的。並且,中國在實現“質”的增長及發展的過程中,也一定會與韓國在眾多新領域共享合作機會。
具體來講,包括金融及服務業等在內,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領域不斷增加,會產生很多新的機會。而與全球化的企業展開競爭,對於中國企業來講極為必要,也有助於它們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發展。並且,我認為已經進入中國的企業將能夠在一個更加透明、公正的市場及社會環境中從事企業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