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網友熱議

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不能忘了“實際”

倪洋軍
2013年11月19日13:5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萬眾矚目和期盼中勝利閉幕。全會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表述、新思路、新任務、新舉措,是指導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全會要求全黨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決策部署上來,增強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牢牢把握方向,大膽實踐探索,注重統籌協調,凝聚改革共識,落實領導責任,堅定不移實現中央改革決策部署。

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搭建空中樓閣,必須立足實際。全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立足於我國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堅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這個重大戰略判斷,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筑同經濟基礎相適應,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這是指導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必須毫不動搖,絕不能脫離實際瞎折騰。同樣,貫徹落實全會精神,也不能忘了“實際”。

不忘實際,就必須堅持繼承發展。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歷史不是過時,而是指導當前和今后工作的實際。改革是對歷史的繼承,是在繼承基礎上的創新和革命。全會指出,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經驗,必須長期堅持。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四個堅持”。即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以人為本,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當然,有了這“四個堅持”,做到這“四個堅持”,還必須在實踐中不斷創新、不斷改革、不斷發展,要有新舉措,才能不斷推動“中國號”巨輪駛向更加廣闊的水域。

不忘實際,就必須堅持中國特色。鞋子合不合適隻有腳知道。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有特色,才能有發展。中國的事情,必須自己做。中國的社會主義,必須是適合中國國情的,必須具有中國特色。全面深化改革,不能脫離中國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要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確保改革正確方向,任何別國的管理體制和模式,都必須與中國的實際結合起來,才能決定適不適用,封閉僵化、全盤西化都發展不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到一個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小到一個地方,也必須堅持地方特色,與地方實際結合起來,切忌生搬硬套、死背教條。

不忘實際,就必須堅持真抓實干。空談誤國,實干興邦。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不能忘了“實際”,不是放在嘴上說的,而必須落實到行動中去干。對於全會所提出的總目標、路線圖、時間表,必須在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基礎上,一著不讓抓落實、凝心聚力促改革,要堅持一竿子到底,到最基層、最底層去接地氣、長本領,將改革發展穩定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化解在基層,將中央的決策部署落實在基層,杜絕空談、漂浮。要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穩中有為,切實做好各項工作,保持經濟社會發展勢頭,關心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生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繼續扎實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不忘實際,就必須堅持普惠人民。改革是最大的紅利。改革發展的最終目的是讓人民群眾得實惠。十八屆三中全會既讓我們感受到了改革的力量,更體會到了民生的厚重。全會指出,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必須加快社會事業改革,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更好滿足人民需求。等等一系列的決策部署,都是“以人為本、以民為先”執政思想和理念的生動實踐。同樣,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也必須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進共同富裕,推進社會領域制度創新,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讓人人共享改革紅利。離開了“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這一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不講實際、不切實際,改革也不可能成功。

講實際、重現實,並不意味著向現有的體制機制弊端、利益固化的藩籬低頭屈服,相反,是要站在新的更高起點上,深刻反思、勇敢變革。全面深化改革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聯系實際、立足實際抓好改革措施的落實,就是要革除陳舊、落后、不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體制機制,沖破固有的利益格局,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責編:趙娟、謝磊)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倪洋軍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