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毛澤東說過,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如今,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進入到了新的階段,正需要千千萬萬領導干部去落實,而作為管理干部的組織部門,又當如何發力呢?
一是為深化改革“打牢根基”。俗話說,根基不牢,地動山搖。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力的組織保証,把改革“大廈”的根基打牢靠,能抵御任何“外力”沖擊。要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引導廣大黨員積極投身改革事業,發揚“釘子”精神、“黃牛”精神,為全面深化改革“發光發熱”﹔同時,繼續抓好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讓領導干部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推進干部隊伍作風建設。
二是為深化改革“輸送血液”。鄧小平指出,事情成敗的關鍵是能不能發現人才,能不能用人才﹔那麼全面深化改革,離不開頂層設計,更離不開足夠的人才支撐。組織部門應當拓寬選人視野和渠道,建立集聚人才體制機制,選拔更多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為各項改革“添磚添瓦”。此外,打破體制壁壘,掃除身份障礙,破除“官本位”觀念,不拘一格降人才,讓更多生力軍參與到深化改革的大潮中來。
三是為深化改革“打掃清潔”。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的是一支廉潔的干部隊伍,若是干部內部發生“病變”,或是混入了“耗子屎”,就會壞了改革這鍋“好湯”,故而組織部門必須時刻做好“清潔”。一方面,守好選拔干部的“大門”,堅守公道正派,嚴格選拔程序,不講關系、不講情面,不放過任何“問題干部”進來﹔另一方面,加強干部教育監督管理,給領導干部“洗洗澡、治治病”,掃除干部隊伍的不正之風,為深化改革營造風清氣正的環境。
全面深化改革,組織部門要當好“后勤部隊”,提供有力的組織保証和人才支撐,讓改革的步伐走得更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