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如何看待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

胡昊 王棟
2013年11月18日16:03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如何看待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

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是順應當前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發展,更好地協調國內各領域、各部門的力量,共同服務於國家安全這一重要任務所採取的積極舉措。

剛剛閉幕的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藉以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確保國家安全。這個決定成為本次全會中關於國家安全領域決策最搶眼的亮點之一。

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動議由來已久,此次十八屆三中全會正式提出設立這一機構,是順應當前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發展,更好地協調國內各領域、各部門的力量,共同服務於國家安全這一重要任務所採取的積極舉措。

應對復雜的國內外環境的需要

當前,盡管中國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但是我國的安全形勢卻顯得異常復雜,多方面問題相互交織,預判、處理的難度不斷上升。

一是內部安全與外部安全問題相互交織。從內部來看,中國正處於現代化進程中的矛盾多發期,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積累了大量社會問題,因利益分配失衡導致的群體性事件頻發,威脅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

從外部來看,隨著中國的國家力量不斷上升,主要大國和周邊國家對中國發展的戒備心理越來越強,美國利用“亞太再平衡”戰略不斷挑唆一些周邊國家搗亂,試圖干擾或遏制中國的發展,對我國家安全構成外部挑戰。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內部的社會穩定和外部的安全挑戰近些年來有相互影響、相互聯動的趨勢,處理和應對這些挑戰的難度大大提高。

二是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問題交織。中國有漫長的陸上和海上邊界,與個別周邊國家仍然存在領土或領海爭議,傳統安全的隱患並未徹底消除。而除軍事安全等傳統安全外,自然災害、恐怖主義、邪教組織、網絡信息安全、太空安全、糧食安全、水資源安全、經濟安全、輿論安全、意識形態安全等多種多樣的非傳統安全問題日益凸顯,這使得國家安全需要應對的威脅和挑戰遠遠超出了過去的范圍,應對難度加大。

三是突發事件和長期隱患交織。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程度的不斷提高,整個社會的一體化程度、關聯度也隨之提高,由於資訊的發達,個別偶然事件和突發事件處理不好就可能產生連鎖反應,演變成體系性的問題。

另一方面,現代化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需要耗費大量的能源、資源,同時也對環境、生態構成較大影響,長期來看,能源問題、水資源問題、環境問題都是國家安全的長期潛在威脅。

因此,國家既要應對突發事件,又要關注長期威脅,對國家的危機管理和風險應對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國家安全內涵豐富外延廣泛

在當今時代,國家安全這個概念的內涵更加豐富,外延更加廣泛,涉及到相關領域和具體事務的管理工作,遠非外交、國防、安全等幾個部門能夠應對,而是需要政府多個職能部門、各種社會組織乃至全體國民合力協同解決。伴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國家安全問題呈現與之前不一樣的局面,應對國家安全挑戰和處理國家安全問題難度更大。

原有的按照自身職能“各掃門前雪”、條塊分割的政府機構設置在應對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時就顯得力不從心,安全事務體系和機制越來越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涉及國家安全的事務需要權威高層決策,多部門配合。

現有的中央外事、國家安全、反恐怖等機構在應對涉及國家安全的問題上仍然存在局限性,所能夠調動的資源、力量有限,全局性、綜合性和多領域的應對手段相對不足,需要一個高站位、跨部門、更具權威性的核心機構去跟蹤、分析和協調,制定、協調、監督實施綜合性的國家安全戰略。

很多國家有類似職能的機構

從全球范圍內看,很多國家都設立有國家安全委員會或類似機構,以協調其各部門處理國家安全事務。美國早在1947年就根據《國家安全法》設立了國家安全委員會,俄羅斯、法國、印度等國也都設立有類似的機構。可見設立統一的國家安全機構來協調各個部門,採取綜合手段來處理和應對國家安全問題是各國的慣常做法,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在國家面臨的安全形勢日益復雜的情況下,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勢在必行。

國家安全頂層戰略設計有了明確主體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在復雜多變的內外環境之下,必須在危機真正到來之前就做好充分准備,包括在體制機制上的准備。國家安全委員會需要應對和處理的事件大致有兩方面:

一是在危機出現之前,就對可能出現的隱患,或者重大的長期性威脅作出預判、研究並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或戰略,並將戰略細化為具體的政策措施,貫徹在各個相關職能部門的具體工作當中;

二是在危機發生時,立刻啟動應急預案或者制定應對措施,調動相關部門和各方面資源來應對。

這兩方面職能都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主體機構來領導、協調。作為一個高級別的權威領導機構,國家安全委員會將聚焦高度戰略性、全局性、長遠性、綜合性和緊迫性的重大國家安全問題,強調國家安全事務決策和實施的主動性、及時性和協調性,在最高決策層制定相應的戰略規劃,成為在中央領導下的國家安全事務決策、協調神經中樞,頂層設計涉及國家安全的各種戰略問題。

解決多部門“九龍治水”困局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央一直強調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注重外交創新、策略運籌和頂層設計,這是中國從著眼國家發展到注重國家安全的一個必然過程,是國內外環境發展演進而產生的客觀需要。在很多具體問題上,原有的部門職能劃分已經同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手段之間出現了不適應,解決這一體制機制障礙已迫在眉睫。

隨著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設立,今后中國對於國家安全的管控將逐漸擺脫“內外有別”、“條塊分割”的體制機制束縛,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將更加順暢,多頭管理、部門利益、部門局限性和權責不清等體制機制問題將被逐漸化解。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后,國家將能夠有效整合各部門、各條塊的力量,充分發揮合力,更好地樹立國家安全一盤棋的意識,提升外交與安全決策協調性和執行力。

有力應對突發事件、處置相關問題

以應對恐怖事件為例,恐怖主義的根源具有長期性,而恐怖主義的表象則具有突發性、不確定性。在恐怖主義襲擊或者恐怖事件發生時,需要公安、武警部隊、安全部門來處理、防范;但要根除恐怖主義的根源,就遠遠不僅是這些部門的事情,需從經濟、社會、文化教育、外交等多個方面來協同應對。

同時,恐怖主義活動又具有跨國性和國際性,僅僅依靠一國力量很難單獨應對該問題,這又需要外交渠道和國際合作。因此,針對恐怖主義這一國家安全的重要威脅,中國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協調機構來調動各方面力量予以應對。

恐怖主義只是威脅中國國家安全的問題之一,其他很多挑戰也同樣需要多個部門的協調配合來應對。比如,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救災工作也需要大規模地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如果沒有一套成熟的應對預案和應對機制,就難以很好地應對公共事故,造成災難擴大化。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就有一個機構主體可以迅速調動各方面的資源,整合各部門的力量,統一部署,從而更加高效地、綜合性地應對國際安全的相關問題。

可以預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設立,將使得國家能夠更好地集中力量,採取綜合措施和手段,來處理和應對涉及國家安全的重大事件和危機,制定維護國家安全的總體戰略部署,為防范國家安全威脅和應對危機事件提供一元化的機制保障。

(作者單位:當代世界研究中心)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