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統部署,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

全面改革 重點突破 

2013年11月18日08: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制圖:張芳曼

  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

  對於公有經濟和非公經濟,三中全會公報首次提出“兩個都是”的重大判斷

  國企民企都重要

  記者  田俊榮

  11月12日晚上,浙江湯溪工具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永余一眼不眨地看完新聞聯播后,興奮地直拍大腿。“我們公司主要生產機床刀具,淨利潤率隻有3%—5%。我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所以申請參股一家商業銀行。全會公報說要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看來,銀行很可能願意跟我們這些民間資本‘混合’!”

  說起三中全會公報對基本經濟制度的論述,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張卓元也同樣振奮:“全會首次提出了‘兩個都是’的判斷,即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

  時下,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佔優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的局面沒有改變﹔與此同時,非公經濟獲得長足發展,對GDP貢獻率已超過60%,稅收貢獻率超過70%,就業貢獻率超過80%。“提出‘兩個都是’,意在強調公有經濟和非公經濟同等重要、各有優勢,應當比翼齊飛、共同發展”,張卓元說。

  “從十二大提出非公經濟是‘公有制經濟的必要的、有益的補充’,到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再到這次全會提出‘兩個都是’,反映了我們黨對非公經濟地位、作用的認識不斷提高,越來越重視非公經濟的發展。”張卓元坦言。

  從“兩個都是”的認識出發,就要實行相關的政策。比如,全會提出“要完善產權保護制度”。“財產權是所有制的核心,是人們最根本的經濟權利。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意味著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這樣就能使民營企業家穩定心態,追求長期發展。”張卓元說。

  再如,全會提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如今,一方面,國有企業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需要引入外部資本,而另一方面,實力雄厚的民間資本苦於找不到出路,並且很難和國有資本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既有利於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又有利於增加民間資本收益,更好地與國有資本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平等獲得收益,是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方面”,張卓元說,近年來,混合所有制經濟提供的稅收佔全國稅收的比重逐年提高,2011年已達48%多。“這充分証明混合所有制經濟活力強、前景好!”

  

  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

  從“基礎性”到“決定性”,意味著未來市場機制將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發揮作用

  市場作用再提升

  記者 王 珂

  三中全會公報提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從‘基礎性’到‘決定性’,意味著市場將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發揮配置資源的作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立群表示,對市場資源配置作用的新提法,不僅體現了繼續深化市場化改革的決心,也對深化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經濟發展離不開資源配置。改革開放35年來,我們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市場配置資源作用也受到不少限制,集中表現為市場與政府關系中,政府的越位與缺位。

  比如,一些部門在非自然壟斷環節限制競爭,妨礙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的形成和完善﹔一些地區存在嚴重的地方保護主義,對外地商品搞壁壘和歧視。一些地方的政府沒有做好該做的事,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不到位,導致市場秩序混亂,假冒偽劣產品時有出現,沖擊市場,損害消費者權益。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意味著,凡是靠市場調節能夠帶來較高效率和效益,並且不損害社會公平正義的領域,都將交給市場,政府和社會組織不應干預。”張立群說,強調市場的決定性作用,並非不重視政府作用,而是要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包括提高宏觀調控能力,加強市場秩序監管,做好公共服務等。

  全會公報指出,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

  統一開放,一方面要進一步減少地方封鎖,防止出現各地市場“條塊分割”,實現商品和生產要素在全國范圍的自由流動,提高資源配置的空間和效率。另一方面,要把眼光放得更遠,積極統籌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通過進一步擴大開放,拓展要素和商品交換的空間。

  “競爭有序,則要求進一步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完善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張立群說,這其中的內容很多,主要包括破除對非公有制經濟的各種“彈簧門”、“玻璃門”,推動壟斷部門改革,在更寬領域內保障市場競爭。另外,為了防止市場失靈,政府要加強市場監測,防控市場可能出現的風險。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是個大課題

  “有形之手”要轉型

  記者 鮑 丹

  “人們關注三中全會,很大程度上是關注政府如何放權、如何改自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說,長期以來,我國的改革發展由政府主導,每一次改革新舉措,都有政府自己改自己的含義﹔每一次改革新突破,背后也都有政府職能轉變的身影。

  三中全會公報指出,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這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

  遲福林認為,此次全會公報最大的亮點,是將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調整為“決定性作用”。“市場作用發生變化,政府職能也勢必深刻調整。”遲福林說,這並不意味著政府就可以無所作為,而是應該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讓越位的歸位,讓缺位的到位。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實現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

  全會公報已經明確提出,要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形象地講,就是‘有形之手’要轉型。”遲福林說。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轉變政府職能的突破口,今年以來,國務院先后下放和取消一大批行政審批事項,各地方、各部門也不斷發布行政審批事項削減承諾。“三中全會將改革更推進一步,傳遞出明確的信息——‘要健全宏觀調控體系,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這意味著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能隻滿足於做‘減法’,而應從根本上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不該管的事情一件不能多,該管的事情一件不能少。”遲福林認為。

  公報中提及的“政府治理”、“社會治理”等概念也很有新意。遲福林認為,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不僅要轉變政府職能,更重要的是要實現政府治理方式的轉變。政府不僅要為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更重要的是要為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提供基本、有保障的公共產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務。

  

  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

  無論融入城市還是回到農村,進城務工農民的日子都會越來越好

  進城返鄉都不錯

  記者  顧仲陽

  “三中全會增強了我對未來的信心,無論融入城市還是回到農村,日子都會越來越好。” 11月13日一早,“北漂”吳佳從地鐵裡擠出來,手裡拿著一份剛看完的當天報紙。

  “對於回農村老家,我以前從不考慮,現在看,即使回去,也挺有盼頭。”三中全會公報提出,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這讓吳佳對自己的“回鄉退路”更有底氣。

  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讓社會各界對集體土地制度創新充滿了期待。

  “公報提出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這將有效解決城鄉‘同地不同價’問題,有助於農民更平等地參與現代化進程。”華中師范大學教授陸漢文說,給予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平等參與城鎮開發的權利,這是新時期進一步釋放經濟發展活力的關鍵,也能更好保障農民土地財產權。

  “土地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改革要慎之又慎,但也要順勢而為,有所作為。”國務院參事湯敏介紹,很多地方的改革創新實際上已在進行。“現階段特別要賦予進城農民更多土地財產權和集體收益分配權,這既不影響耕地紅線,又讓他們帶著權利進城,進退有路。”

  其實,吳佳很清楚,自己內心深處還是想留在城市。“畢竟,城市的教育、醫療等各種資源更優質,發展機會也更多。”吳佳說。

  “公報提出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我認為其重點,應當是以人為核心提高城鎮化質量,努力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陸漢文說。

  當前城鎮化建設如火如荼,但農民不可能都進城。“必須堅持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雙輪驅動,進一步統籌城鄉發展,讓留在農村的廣大農民也能分享現代化成果。”陸漢文說。

  “當前,要像三中全會公報中說的那樣,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農村基本公共服務要通過完善制度、提高水平、逐步城鄉並軌,最終邁向城鄉一體化。”湯敏說。

  

  推進社會事業改革創新

  社會事業改革從以人為本到進一步強調促進公平正義

  公平正義更彰顯 

  記者  陸婭楠

  “全文都認真聽了。說‘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這不就是奔著共同富裕去了嘛!”11月13日清晨,家住北京東城區的金大爺和一起健身的鄰居們熱議起前一晚新聞聯播公布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

  經過35年的改革開放,中國人均GDP達到6100美元,已經進入中等收入偏上國家行列。然而,收入分配差距過大、基本公共服務不均衡等社會矛盾壓力日增,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為不可回避的問題。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點在於努力發展社會事業、實現社會公平。”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汪同三說。傾聽百姓呼聲,回應百姓期待,三中全會公報提出,“實現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必須加快社會事業改革,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更好滿足人民需求。”

  一個“加快”突出了改革的緊迫性,一個“更公平”成為改革的紅線。“從以人為本到進一步強調促進公平正義,體現了改革的不斷深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丁寧寧說。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讓分配更公平。汪同三說,“我國仍處在進入中等收入發展階段后的矛盾凸顯期和風險高發期,要特別重視居民收入差距問題,扭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趨勢。”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讓權利更公平。“社會保障制度突出公平性,是回應了群眾要求改變社保制度‘碎片化’和‘雙軌制’的呼聲。”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丁元竹說,盡管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已實現“全覆蓋”,但並存著多種醫保、養老模式,其繳費標准不同,待遇差別較大。“希望建立在公報原則上的社保模式並軌頂層設計盡早出台,盡快實現基礎養老金的全國統籌,並建立與經濟增長、物價水平等指標挂鉤的正常增長機制。”

  目前,社會事業改革已進入“深水區”,社會事業改革提速。“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滿足人民需求”、“更加公平可持續”……公報中頻繁出現的“更”字,彰顯了黨中央深化改革的決心。


  《 人民日報 》( 2013年11月18日 17 版)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