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藍蔚青: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部署

2013年11月15日15:22   來源:浙江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部署

又一次舉世矚目的三中全會召開了。“三中全會”這四個字之所以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首先是因為35年前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那次會議盡管事先不為公眾所知,但它撥亂反正,實現了偉大的歷史性轉折,為中國開辟了走向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35年來,一次次“三中全會”盡管涉及的議題范圍不同,但主旋律都是改革。事實雄辯地証明,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

經過35年改革開放的中國,既取得了彪炳史冊的巨大成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基本實現現代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積累了大量的深層次矛盾,還面臨著大國崛起無可避免的國際環境問題。我們既面臨著世界經濟重新洗牌帶來的巨大機遇,又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嚴峻挑戰。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如何跨過“中等收入陷阱”,從高速增長順利“換擋”, 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面對改革攻堅的世界性難題,如何突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利益固化的藩籬?對此,黨的十八大作出了明確的回答:“我們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嶄新的“中國道路”怎麼走下去?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十八大的基礎上作出了更加具體的回答,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總體部署。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部署。

這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是我們黨第一個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它的覆蓋面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部署改革的文件。全會指出的“六個緊緊圍繞”,囊括了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六大領域。公報告訴我們,全會闡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和未來方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描繪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藍圖、新願景、新目標,合理布局了深化改革的戰略重點、優先順序、主攻方向、工作機制、推進方式和時間表、路線圖,匯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舉措,形成了改革理論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學指南和行動綱領。中央還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這一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上的重大改革,有利於從全局利益出發進行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防止部門利益和權力的干擾使改革方案陷入落實困境,有望成為改革攻堅取得突破的利器。

全會公報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馬克思主義是揭示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理論,是唯物論和辯証法相統一的認識論、歷史觀和價值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進一步豐富了對於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以科學的世界觀為指導,就是為了幫助我們認識和遵循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規律,進行科學的頂層設計,確保改革沿著正確的方向推進,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把握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規律,既要總結35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在立足中國實際摸著石頭過河的實踐中取得的豐富經驗,又要認真總結探索過程中出現偏差的教訓﹔既要借鑒國外構建和運行現代市場經濟、治理現代國家的有益經驗,幫助我們擺脫傳統的社會結構、社會關系、治理方式和思想觀念對現代化的羈絆,又要正確總結和吸取其他國家的教訓,克服過去兩個陣營對峙和“以階級斗爭為綱”思維模式造成的偏見,真正做到擇善而從。我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決不是離開人類文明發展大道另辟蹊徑,而是在順應時代潮流的前提下立足中國實際,在富有中國特色的具體做法中,遵循現代化建設的普遍規律。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進入深水區的改革迫切需要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統部署,廣泛涉及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推進社會事業改革創新、創新社會治理體制、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十五個重要領域,而且確定了完成這一系列改革的時間表,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這是深化改革的極其重要的步驟。它有利於加強各項改革的關聯性、系統性、可行性和改革舉措的耦合性,使各項改革舉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實際成效上相得益彰。同時也必須看到,頂層設計是為了統籌謀劃,協同推進,並不是詳盡的施工藍圖,加強頂層設計要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整體推進要和重點突破相促進。我們依然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鼓勵地方、基層和群眾大膽探索,不斷發現、及時推廣人民群眾在實踐中創造的改革經驗。浙江是人民主體地位凸顯的創新樂土,來自基層和地方的創新層出不窮。我們要充分發揮這個優勢,繼續走在全國前列,把釋放改革紅利作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一招。

經濟體制改革對全面改革起著牽引作用。全會公報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比十八大報告所說的“更大程度更廣范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又跨出了重要的一步,說明我們黨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不動搖,市場調節的作用要進一步加強,市場化的程度要進一步提高。它的主要內涵就是公報所宣告的,以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為基礎,加快形成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著力清除市場壁壘,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完善金融市場體系,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同時要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這個“好”,就是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為此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健全宏觀調控體系,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優化政府組織結構,提高科學管理水平。同時,必須堅決打破一切損害全局利益的壟斷。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凝聚共識。這就要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在黨的基本理論指導下,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一切從實際出發,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使我們的思想和行動更加符合客觀實際,更加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和時代發展的要求。經歷了35年的思想解放和改革實踐,今天的思想觀念障礙往往是和利益固化的藩籬相聯系的。我們要善於透過冠冕堂皇的意識形態話語,看清背后隱藏著的狹隘的特殊利益,不讓它成為改革的絆腳石。隻有進一步解放思想,才能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有效地破除各方面的體制機制弊端。

【作者為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研究員】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