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生態建設:50億元背后的決心與行動

2013年11月15日11:15   來源:半月談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推進生態建設:50億元背后的決心與行動

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要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

——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

——訪環境保護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

不斷出現的大范圍霧霾天氣,已成為國人的一塊心病。在這一背景下,國務院前不久發布了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此后,中央財政又安排50億元資金,用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治理工作。

那麼,我國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是什麼?前景會如何?本刊記者專訪了環境保護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他對我國空氣質量的改善持樂觀態度,認為到2030年一定可以達到一個較為滿意的水平。

記者:我國大氣污染的程度究竟怎樣?

夏光:這個我們自己就能感受到,以前確實從來沒有遭遇污染這麼強、范圍這麼廣、持續時間這麼長的霧霾。當然,霧霾或者灰霾天氣不是這兩年才出現的。早在八九年前,廣州就曾經發布過灰霾天氣的橙色警報,橙色警報是很厲害的了,它表示在城市裡甚至白天都得開燈。后來,長三角一帶也出現了比較嚴重的霧霾天氣。

最近幾年,京津冀的霧霾天氣又比較突出。總的來看,新世紀以來,霧霾天氣發生的頻度和強度一直在增加,覆蓋范圍除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區域之外,東北、西北等地區也越來越明顯。

記者:既然霧霾天氣早就引起了注意,為什麼直到這一兩年才採取有力的行動?

夏光:對事物的認識總是漸進的,一開始確實沒有意識到PM2.5會成為最頭疼、最棘手的問題。其實早在2005年,中國氣象局就寫過一份內部報告,反映灰霾天氣越來越重,我們看了后,也提過一些建議,但並沒有引起重視,因為那時我們剛剛把二氧化硫作為主要的大氣污染物來進行治理。

應該說,那時候的大氣污染更多的是煤煙型污染,治理就是要減排二氧化硫、減排氮氧化物,因此在“十一五”規劃中,也只是對這兩個指標制定了減排任務。另一方面,PM2.5的治理難度也要大很多,因為它的構成非常復雜,治理的技術要求、設備要求和成本投入都要高很多。即使到了現在,我國也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具備監測PM2.5濃度的能力。

記者:怎樣解讀國家制定《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又安排50億資金對特定區域的大氣污染進行治理等一系列舉措?

夏光:我理解,這不僅是國家對大氣污染治理的具體支持,更是在宣誓一種決心,一種走科學發展道路和轉變發展方式的決心,一種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環境的基本需求的決心。

記者:中央財政投入的這50億元主要用來做什麼?為什麼投向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尤其是河北?

夏光:說實話,50億元對於大氣污染治理實在是太少了。大氣污染治理需要萬億級的資金投入,當然這不可能全靠政府,更多的還是隨著相關環保產業的發展,通過市場來籌集。所以政府的投入,比如這50億元,只是起一個引子的作用,主要用於啟動、獎勵、補貼一些項目。把這些資金重點投向京津冀尤其是河北,是因為這一地區面臨的問題最重,而改變起來又最難。

以河北為例,產業實在太重,幾億噸鋼的產能、幾億噸煤的消耗,形成了巨大的排放源,如果不調整產業結構,再怎麼減排,成效都有限。以前山西是煤炭經濟,污染嚴重,但它的治理也走在了前面,這幾年開始取得成效﹔現在河北是鋼鐵經濟,轉型和治理的難度將更大。

記者:最近不少城市出台了應對嚴重霧霾天氣的預案,其中有些措施對民眾的生活會帶來較大影響,比如車輛的單雙號限行,由此也引發一些議論和質疑。對此,您怎麼看?

夏光:這些議論和質疑完全可以理解,政府的管理方式確實有需要提高的方面。不過我在這裡想說的是,社會也應該同時認識到,良好環境的取得,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不管是大氣污染治理,還是水污染治理,都有高昂的成本,這些成本的一部分要直接地體現在民眾的日常生活中。

比如開車,如果既想便捷,又想空氣質量好,就隻有提高油品質量一條路可走,那油價可能就要隨之上漲。政府預案限制了民眾的部分權利,同樣是這個道理,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同時我也相信,政府不會輕易動用嚴重影響民眾生活的應急舉措。

記者:除了應急舉措之外,治理霧霾更根本的辦法是什麼?治理前景又如何?

夏光:治理霧霾的辦法從中短期來看,主要是減少離我們生活比較近的一些排放,比如調整能源結構,尤其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裡,盡量用天然氣取代煤炭,如果有困難,就採取一些清潔燃煤技術加以控制﹔還有就是不斷地提高油品質量,減少機動車的尾氣排放。

從長期來看,最重要的是改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落后產能該淘汰的要淘汰,不該淘汰的要逐漸轉移﹔同時在城鎮化過程中要吸取教訓,不能把人口和產業布局得太集中,要有足夠的綠地和水面,以增強環境的承載力和淨化力。現在國家和整個社會在這些方面正在進行很大的調整,因此我對空氣質量的改善持樂觀的態度,我認為,到2030年一定可以達到一個較為滿意的水平。(記者 高遠至)

(責編:王金雪、常雪梅)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