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新思想新觀點新舉措釋義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2013年11月15日09:54   來源:解放軍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新思想新觀點新舉措釋義

  制圖:李宇陽

  編者按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是在我國改革開放新的重要關頭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是對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部署、總動員。為更好地學習領會全會精神,我們組織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有關專家,圍繞全會提出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舉措,作了概要闡釋,供部隊學習參考。

  1.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以促進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努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前景。這一論述,深刻闡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和總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場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革命。全會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要舉什麼旗、以什麼為指導,朝著什麼樣方向前進等重大問題,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出發點落腳點和重要著力點,這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勇氣和政治自信,必將譜寫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歷史新篇章。

  2.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立這一總目標,深刻表明了改革的鮮明性質和根本任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題中應有之義。全面深化改革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部署,不是某個領域某個方面的單項改革。全會提出,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緊緊圍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緊緊圍繞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這充分體現了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匯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舉措,必將加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3.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是全會立足於我國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提出的一個重大理論觀點。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必須堅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這個重大戰略判斷,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著力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切實推動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筑同經濟基礎相適應,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全會首次定義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體現了我們黨對市場經濟認識的深化和升華。必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要充分發揮政府在保持宏觀經濟穩定中的職責和作用,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市場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解決好市場體系不健全、政府干預過多的現實問題。

  4.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全會首次把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標志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所有制理論的認識達到一個新高度,是又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全會強調,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圍繞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全會從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支持非公經濟健康發展等四個方面提出了新舉措。這必將使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相互公平競爭、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動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

  5.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根據現代市場體系變化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既是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現實課題。全會明確了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的目標和任務,提出必須加快形成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著力清除市場壁壘,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並從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完善金融市場體系,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等五個方面作出了部署。

  6.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全會強調,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核心,是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的關鍵,是激發市場主體創造活力、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的前提。全會強調,要健全宏觀調控體系、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優化政府組織結構、提高科學管理水平,這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關於“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要求的具體化。

  7.深化財稅體制改革。財稅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是推動中國經濟轉型的關鍵所在,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全會提出,必須完善立法、明確事權、改革稅制、穩定稅負、透明預算、提高效率,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這就明確了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的目標和任務。全會強調,要著力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完善稅收制度、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這一鮮明思路和有力舉措充分表明我們黨對國家治理規律的探索和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8.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在城鄉二元結構和計劃經濟體制基礎上形成的城鄉二元經濟社會管理體制,是影響我國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大體制性障礙。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是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重大舉措。全會強調,必須健全體制機制,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城鄉關系,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這為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指明了方向。全會從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等四個方面,明確了改革的思路和舉措。這必將對形成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增強農村發展活力,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產生深遠影響。

  9.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必須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當前,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需要我們進一步完善對外開放的體制機制。全會明確,要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以開放促改革。同時強調,要放寬投資准入,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擴大內陸沿邊開放。這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不斷完善開放型經濟體系,充分發揮對外開放的強大動力,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10.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任務,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政治保障。全會提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以保証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全會將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發展基層民主作為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這為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指明了方向。

  11.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從依法治國到建設法治中國,豐富發展了中國特色法治理論,是中國共產黨探索依法治國理政規律的重要成果。全會提出,建設法治中國,必須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維護人民權益。這就要求我們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讓法治貫穿改革發展穩定全過程,覆蓋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各領域。全會從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等五個方面對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做出了具體部署。

  12.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根本之策。全會提出,必須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廉潔政治,努力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這充分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在權力運行上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堅強決心。全會強調,要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制約和協調機制,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進作風常態化制度。這對新形勢下加強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提出了更高標准和要求。

  13.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是文化繁榮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激發文化活力和創造力的必由之路。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這是黨中央作出的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決策。全會明確,當前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的重點是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文化開放水平,這為破解影響和制約文化發展的難題指明了出路。

  14.推進社會事業改革創新。社會事業改革是一項影響深遠的社會變革,事關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社會安定有序,事關人民安居樂業。全會強調,實現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必須加快社會事業改革,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更好滿足人民需求,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領導集體堅持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和民生情懷。全會牢牢把握加強社會事業改革創新的核心問題,從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健全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五個方面,對推進社會事業改革創新做出了全面部署,必將極大推進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促進共同富裕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數”。

  15.創新社會治理體制。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是加強社會建設的重大現實課題。全會強調,創新社會治理,必須著眼於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展活力,提高社會治理水平,維護國家安全,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從“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到“創新社會治理體制”“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的變化,體現了我們黨治國理政理念的與時俱進。全會提出,創新社會治理體制,必須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制,健全公共安全體系。這為加快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發揮好社會協同作用,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奠定了堅實基礎。全會決定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這是我國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的進一步完善,有利於國家安全工作的頂層設計、整體規劃和協調行動,確保國家安全。

  16.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是涉及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變革的戰略任務,實現這樣的根本性變革必須依靠制度。全會首次提出要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表明了我們黨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進入一個新的境界。全會提出,要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這既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又強調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有利於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17.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動力在改革,出路也在改革。當前,我軍仍然存在著兩個“不相適應”的問題。習主席科學總結我們黨建軍治軍成功經驗、適應國際戰略形勢和國家安全環境發展變化,提出了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這一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全會提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必須緊緊圍繞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著力解決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創新發展軍事理論,加強軍事戰略指導,完善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這為堅定不移推進國防和軍隊改革指明了方向。全會還對深化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推進軍隊政策制度調整改革,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等事關國防和軍隊建設全局及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作出了戰略部署。

  18.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黨的建設是黨領導的偉大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推動中國的改革與發展,關鍵在黨。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要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確保改革取得成功。全會明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全會還提出,各級黨委要切實履行對改革的領導責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集聚人才體制機制,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鼓勵地方、基層和群眾大膽探索,及時總結經驗。這為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改革合力,努力攻堅克難,奪取全面深化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偉大勝利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証。

  (執筆:曾華鋒、夏志和、熊杏林、李東、劉宗勝、李輝億、楊華文、蓋立閣、晏湘濤、李德才、曾皓、張遠軍、任會芬、鮑翊平)

(責編:王金雪、朱書緣)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