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人民日報評論員:以“三種意識”推進全面深化改革

——一論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2013年11月14日08:2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以“三種意識”推進全面深化改革

歷經35年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歷程,躋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當代中國,迎來新一輪改革的壯麗征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著眼“兩個一百年”目標的戰略全局,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吹響了新的歷史起點上改革“集結號”。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深刻揭示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進步發展之道。35年來,從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到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改善,從經濟體制的深刻變革,到國家和人民面貌的深刻變化,莫不靠的是改革開放。今天,破解發展中面臨的難題、化解來自各方面的風險挑戰、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除了深化改革開放,別無他途。全面深化改革,關系黨和人民事業前途命運,關系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在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改革開放的旗幟,絕不能有絲毫動搖。

這次三中全會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方案,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目標任務,為的就是高舉改革開放旗幟、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為實現億萬人民的中國夢釋放強大動力。這是指導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就是要以強烈的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深刻領會全會精神並轉化成改造現實世界的強大力量。

在35年的改革歷程中,我們譜寫的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壯麗史詩,靠的是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今天,改革面臨的矛盾越多、難度越大,越要堅定與時俱進、攻堅克難信心,越要有進取意識、進取精神、進取毅力,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縱觀世界,變革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領導改革開放這一前無古人、世所罕見的偉大事業,最要不得的是思想僵化、固步自封。“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牢固樹立進取意識,全面審視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大勢,全面把握我國發展新要求和人民群眾新期待,更加奮發有為地開拓進取,我們就一定能夠堅定不移把改革開放引向深入。

機遇最可寶貴,歷史上的中國曾多次與機遇失之交臂。18世紀中葉以來,我們失去了工業革命、世界現代化浪潮、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所帶來的發展機遇。直到1978年以來,我們抓住了機遇,中華民族才大踏步趕了上來。今天,從我國國際環境總體穩定,到經濟發展能力和潛力巨大,主客觀條件都對我們全面深化改革有利,我們從未這樣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這個歷史性機遇千載難逢,我們不能喪失,抓住就能贏得戰略主動,否則就有可能陷於被動。“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牢固樹立機遇意識,科學判斷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充分發揮我們的獨特優勢,就一定能夠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不斷提高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不斷激發黨和國家生機活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奮斗,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歷史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手中,今天推進改革的復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一點都不亞於30多年前,我們必須承擔起自己的歷史責任。三中全會發出了攻堅克難的動員令,我們所需要的,就是以強烈的使命感,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以更大決心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不斷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問題挑戰。牢固樹立責任意識,牢記對民族的責任、對人民的責任、對黨的責任,勇於負責,敢於擔當,我們就一定能繼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証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黨和國家保持生機活力的關鍵,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也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最鮮明的品格。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堅定信心和勇氣,凝聚共識和力量,迎接我們的將是可以載入史冊的新勝利。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