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開放前沿探訪

風帆正揚向大海——上海“四個中心”建設紀事

記者 吳 凱 沈則瑾 李治國
2013年11月11日09:32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風帆正揚向大海

  黃浦江畔,一幢名為上海中心的建筑正拔地而起,632米的高度重新定義了上海的天際線。到2015年,這裡將與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簇擁而立,成為上海陸家嘴金融城最耀眼的一道風景。

  由此往西,一座造型酷似四葉草的國家會展項目——中國博覽會會展綜合體在上海虹橋商務區初現眉目。這個投資200億元、室內展覽面積達50萬平方米的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最大展覽設施之一。

  由此往東,在上海外高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剛剛挂牌啟動,這如同為巨龍上海“點睛”,成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新引擎”。

  上海,這顆東方之珠正在以蓬勃的生機奮力驅散國際金融危機的陰霾,朝著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航運和貿易“四個中心”的目標大步向前。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指出:“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上海要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和科學發展先行者的要求,更加奮發有為地建設‘四個中心’,以出色的實績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定目標,描繪“新藍圖”

  城市建設需要的“運籌帷幄”就是戰略目標定位,對一個城市未來發展進行頂層設計。

  1996年1月,國務院正式對外宣布,要建設以上海為中心、以蘇浙為兩翼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

  2001年國務院批准上海未來20年城市發展總體規劃,進一步明確到2020年把上海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和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之一——跨入新世紀的上海自此高揚建設“四個中心”的大旗。

  目標既定,推進“四個中心”建設的舉措隨之而來,2009年3月,國務院發布意見,提出到2020年將上海基本建成與中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這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政策出台,是上海由原來“四個中心”建設長遠目標的確立到其中“兩個中心”路線圖和時間表的確立的重大轉折,標志著上海“兩個中心”建設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在國際金融危機襲來時,上海當機立斷,提出減少對重化工業、房地產業、加工型勞動密集型產業和投資的“四個依賴”,實現創新驅動、轉型發展。

  由“兩個中心”實現突破,減少“四個依賴”,最終實現建設“四個中心”目標,上海繪就了一條明晰的發展“路線圖”,為實現新的跨越鋪就了道路。

  促轉型,實現“新跨越”

  明確的頂層設計,明晰的發展“路線圖”,務實的實施策略,讓上海在國際金融危機蔓延的時刻,保持了穩健的發展步伐,“四個中心”建設協同推進,城市功能強力突破,創新舉措層出不窮。

  今年10月21日,首次發布的“上海企業並購指數”顯示,上半年,國內企業通過上海並購市場實現的並購相當活躍,混合並購多元化發展趨勢明顯。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總裁蔡敏勇說,今年1至9月,已有6000多家企業參與並購重組。同一天,上海發布了“2013上半年上海金融景氣指數”:金融業整體發展度指數達3076點,較2012年末增長8.4%﹔反映景氣度的增速指數為1084點,表明景氣度較高。

  如今,上海已經成為亞太地區最具成長性的金融中心城市。2012年,上海金融市場交易總額528萬億元,比5年前增長了3倍多﹔在滬金融機構總數達1227家,比5年前增加405家。

  數字之外,上海的高成長性更體現在金融創新業務上,浦發銀行協助國內最大規模的跨境人民幣國際投貸基金——賽領國際投資基金完成首筆4.38億元跨境人民幣對外投資﹔實現境外人民幣回流的國內第一筆RQFLP境內投資業務順利“落地”……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同樣更上台階。1至8月,上海港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5.16億噸,同比增長6.2%。上港集團董事長陳戌源表示,上海港將保持世界第一集裝箱大港的位置。

  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也呈現加速度發展的態勢。統計顯示,今年1至8月,上海服務貿易同比增長20%,一般貿易同比增長超過加工貿易16.4個百分點﹔新興業態銷售快速增長,電子商務交易額同比增長26.6%,網絡購物同比增長63%。

  “隨著上海自貿試驗區在金融創新、監管模式等方面的先行先試,包括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人民幣資本項下可兌換等,資金、市場、業務創新都會向中國集聚,我們一直期待的價格話語權、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就會真正實現。”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總裁助理姚為群說。

  求突破,完成“新使命”

  “看待經濟轉型期的上海,需要一些新的角度。上海自貿試驗區挂牌后,上海肩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就必須建設具備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平台,來推動城市功能的升級,經濟結構的優化和經濟運行質量的提高。而加快建設‘四個中心’,就是搭建資源配置的有效平台。”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華說。

  科學發展理念和城市功能提升、高端服務雲集和融資渠道暢通、具備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平台逐步成形……所有這些,聚合成了上海多點共振效應。

  金融領域創新當仁不讓,國內首個專業型功能性對沖基金集聚地——上海對沖基金園區不久前正式開園,12家對沖基金成為首批入駐園區的企業。按規劃,到2017年,園區將集聚50家以上國內外知名對沖基金,形成海內外對沖基金的“集合點”。

  航運中心建設也在加速,上海洋山港主航道日前實現雙向通航。上海海事局局長徐國毅說,雙向通航的常態化,將提高港口和航企運營效率,降低成本,大幅提升洋山港乃至整個上海港的核心競爭力。

  談及上海的未來,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雄說:“全球經濟復蘇還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上海自身改革創新任務依然繁重,我們絕不能有絲毫鬆一口氣、歇一會兒的想法。”

  幾天前,上海地鐵11號線花橋段開通運營,從江蘇昆山搭乘地鐵到上海市區成為現實,兩地百姓歡欣鼓舞,這再次展示了上海“海納百川”的胸懷,是對“上海精神”的最佳詮釋。

  俯瞰浦江兩岸,在推動實現“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座依江傍海的城市,正以更強勁的磁力,吸引全球優質要素資源集聚,在世界經濟的版圖上確立嶄新的坐標。

(責編:王金雪、常雪梅)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