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三年千余家企業落后產能退出,數量是國家任務三倍

轉型升級新脈動:山東淘汰落后“斷尾求生”

記者  徐錦庚  劉成友  孔祥武  曹樹林  卞民德
2013年10月25日08:1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開欄的話

面對世界經濟形勢帶來的新挑戰,各國都在努力尋求新的增長動力。增長動力從哪裡來?隻能從改革中來,從調整中來,從創新中來。從不再簡單以GDP增長率論英雄,到強調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立足點,中國經濟正在進行深刻的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提質增效夯實發展基礎。

從今天起,本報推出“轉型升級新脈動”系列報道,聚焦部分省區如何爬坡過坎,攻堅克難,消解調整的陣痛,在改革創新中激發內生動力,在轉型升級中釋放發展潛力,在應對挑戰中增強創新活力。

這樣的場景人們並不陌生:一個個煙囪轟然倒下,一條條生產線黯然退場。如果說產能過剩是經濟運行中的痼疾,淘汰落后產能則是根除痼疾最有效的良方。但“淘汰落后”,往往糾結“三筆賬”:政府重政績還是重長遠?企業講成本還是講效益?群眾圖飯碗還是圖環境?

工業大省、能耗大省山東,細算“三筆賬”,力解三個“結”:自2010年國家要求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以來,全省1122戶企業淘汰了落后產能,數量是國家下達任務的3倍多。

先算政府賬——

淘汰落后產能,短期或拉GDP后腿,影響政績。山東省、市兩級雖惜一時之失,但更重長遠之得,騰出資源、土地、環境、市場、人力空間,發展先進產能,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對經濟薄弱的縣鄉而言,企業產能或許落后,卻是“頂梁柱”,淘汰即是“割肉”。棗庄市委書記陳偉卻這樣算賬:“棗庄過去全是立窯水泥,產值僅佔GDP的3%,能耗卻佔25%,現在全部變成旋窯,產值提高近1倍,能耗降低20%。”

再算企業賬——

淘汰產能意味企業投資“打水漂”,誰不心疼?但今天不淘汰落后產能,明天就可能被市場淘汰。兩害相權取其輕,企業紛紛通過轉型、轉產等“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泰山鋼鐵集團提前一年多拆除4號、5號高爐,副總經理邵書東感喟:兩座高爐雖然功高,但能耗也高、不環保、不淘汰哪有今天不鏽鋼的“半邊天”?

三算民生賬——

百姓就業和生態環境都關乎民生,孰輕孰重?“剛性淘汰、柔性操作”,山東因市制宜、因企制宜、一企一策,社會政策托底,3年來淘汰落后產能涉及的5萬余職工基本妥善安置。

算好“三筆賬”,斷尾求生淘汰落后,山東產業升級氣象一新:與“十一五”初相比,鋼鐵行業1000立方米以上煉鐵高爐產能佔比由33%提高到50%,十大造紙企業產能集中度由40%提高到65%,3家酒精生產企業集中度達75%,今年底山東將終結立窯水泥歷史。

縱向看,成績不小﹔橫向比,壓力不輕:去年山東能耗總量、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均居各省區市首位,氨氮排放量居全國第二。淘汰落后產能沒有“休止符”,山東正在路上。(相關報道見第十一版)

《 人民日報 》( 2013年10月25日 01 版)

(責編:吳思瑤、朱書緣)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