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報早讀>>地方要聞
濕地荒原變身課堂觀鳥割稻代替說教

台灣有一門環保必修課

李向娟
2013年08月07日09:36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台灣有一門環保必修課

一隻隻小白鷺在淡水河畔覓食,仿佛一個個小精靈在芳草萋萋之間漫步。5日,在台北關渡自然公園,台北健康小學二年級的小朋友們紛紛圍攏到望遠鏡旁爭睹這平日難得一見的景象。

正值暑假,台北市各中小學的孩子們利用假期,走進關渡自然公園完成一年4個學時的環境教育必修課。“鳥的胸部肌肉、骨骼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鳥兒會飛翔?”在觀賞完小白鷺后,一個個疑問引起孩子們對隨后“鳥類生態課程”的極大興趣。

位於台北市淡水河、基隆河交界的關渡自然公園,生態環境多樣,每年有超過8000隻候鳥來此棲息,歷年來已出現250種鳥類,是世界鳥盟認定的重要濕地之一。1996年,台北市政府征收了近57公頃的濕地后,委托台北市野鳥學會經營管理,關渡自然公園就成為島內第一個公辦民營的自然保護地。公園還在2011年通過環境教育場域認証,成為全台第一家獲得環境教育認証的機構。

關渡自然公園環境部主任葉再富表示,台北市野鳥學會接手關渡公園后,就將其定位為環境教育場所,向民眾推廣介紹環保理念。2011年,因應台灣“環境教育法”出台,該公園以水資源、鳥類生態、水生昆虫調查為環教課程,更為形象且深入地介紹環境保護認識。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水資源課程,參加者為了解全球變暖、氣候變遷對雨量所產生的影響,可以穿上“青蛙裝”進入濕地,從水生動物的角度體驗水資源的寶貴。此外,學員們還可以在這裡卷起褲管、戴上斗笠,到稻田裡摸田螺、制作稻草人和驅鳥旗,親身體驗稻田文化,並觀察溪岸環境的景觀與生態。

在關渡自然公園,有觀鳥、捉虫、割稻、砍竹子、編蘆葦等各種有趣的體驗,還有形式多樣的“DIY活動”,孩子們可以在敲敲打打、涂涂抹抹中,通過進行一次野外的自然藝術體驗,完成必修的環境教育課程。

在螃蟹DIY課上,一些孩子正興致盎然地工作著。“螃蟹的制作材料全部來自於枯枝與落葉等,很多都是這次台風過境后的副產品。”志工王女士端起一盤小樹枝分發給孩子們,邊講解怎麼利用枝葉拼貼出一隻活靈活現的螃蟹,邊介紹濕地中的主要居民之一螃蟹的生存環境知識。

葉再富說,公園近年來不斷創新推出體驗式、分享式的多樣化環境教育活動,如親子活動、自然教學活動、濕地體驗和教育活動等,讓孩子們在體驗自然的過程中,悄然植入熱愛自然的環保理念。“以往說教式的環保教育很無力,隻有把孩子帶到最真實的大自然教室中,讓他們親近自然,在體驗中被感動,才能在他們心中播下愛地球的種子。”

葉再富表示,關渡自然公園僅在今年就推出了近20種、2000余場環境教育課程活動,包括鳥類生態課程、水生昆虫調查環境教育課程等。在關渡自然公園的永續經營區,設置的人工濕地除了配有解說導覽設施,詳細講解濕地的功能和重要性之外,還另辟出一處區域作為教育體驗田,定期舉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四季水田體驗活動。到關渡公園幫忙拔野草、插秧、種稻,秋天收獲一包稻米,這對在都市生長的民眾來說是非常有趣的經歷。此外,公園還會邀請藝術家到此進行創作,諸如草藤屋等自然材質創作的藝術品,吸引許多孩子在游戲中體驗別樣的樂趣。

如此趣味橫生的環境教育課程,得到了大多數島內民眾的認可。對於仍然不肯參加環境教育者,台灣相關主管部門還制定有關措施,進行懲罰。近日,台北野鳥學會、台灣玉山金控等3家單位獲頒第一屆台灣環境教育獎,而台北榮民總醫院、台灣師大附中等公營機構,卻因為未能及時完成課程而被罰5000元新台幣,同時需要進行環境教育補習。

為了推動環境教育,島內相關“法令”規定,機關、公營事業機構、學校及台當局捐助基金累計超過50%的財團法人,都列入環境教育的指定對象中。上述團體應每年制定環境教育計劃,實施環境教育。這些單位的所有員工或教師、學生每年也都要參加4個小時以上環境教育課程。據了解,環境教育課程內容多樣,包括與環境保護相關的課程、演講、討論、網絡學習、體驗、實驗、戶外學習、參訪、影片觀賞、寫作等。

台北市環保局有關人士介紹,如果這些機構沒有完成環境教育的目標,將處新台幣5000元至15000元的罰金,並責令其單位相關負責人接受1小時以上、8小時以下的環境教育補習。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