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中央國家機關“我與十八大”主題征文選登>>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

生態文明建設與南水北調中線水源保護芻議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環保司 李道峰
2013年07月30日15:5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生態文明建設與南水北調中線水源保護芻議

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不久,我認真研讀和學習了胡錦濤總書記所做的十八大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及其他相關輔助材料,與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報告進行了對比,就報告有關內容感悟頗深。尤其是近日在聆聽了鄂竟平主任關於南水北調與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輔導報告后,結合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就部分問題提出自己一些膚淺的想法和觀點,希望同志們的批評指正。

報告首次把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獨立成章,提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總書記在十八大報告中專門用了二十分之一的篇幅,在第八個大問題中全面闡述了我們國家的生態文明建設,有許多新的提法。從十六大報告提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到十七大提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四位一體”,並首次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的理念,再到十八大將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獨立成篇,提出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這是黨的理論體系不斷繼承創新、科學發展的過程,閃耀著幾代領導集體和全國人民智慧的光芒。

“五位一體”的現代化建設格局,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圓中國夢具有重大而特殊的意義。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的美麗中國,是每一個中國人無比向往、充滿期待,作為一名從事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和水質保護工作的水利人,感慨萬分。

建設南水北調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針對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瓶頸問題——水資源短缺和時空分布不均而提出的重大戰略舉措,工程實施對於改善北方地區生態環境本身就意義非凡,而調水成功的與否取決於水源區水質,水質保護工作更是推進生態文明的最直接體現,是促進和帶動水源區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環節,關系到水源區區域空間、產業格局的調整和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近年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和辦公室黨組的總體部署,針對水源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水質保護需要實際,實施了《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規劃》、《丹江庫區及上游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丹江口庫區及上游地區對口協作、對中線水源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等規劃和政策,一定程度上激發了水源區各級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保護水源的積極性,帶動的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但受發展壓力和方式的影響,中線水源保護壓力仍然很大,工作中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在中線工程通水時間日益迫近的情況下,中線水源保護工作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需要以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為指引,科學認識,積極面對。

過去一個時期,是中線水源保護工作受到高度重視的時期,由自發向自覺轉變的事情。一方面,落后的經濟和快速的發展使水源區生態環境面臨著巨大壓力,加強防治成為確保通水水質、實現區域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選擇﹔另一方面,改革開放帶來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加強防治有了較好的經濟基礎和操作能力。黨中央、國務院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做出了全面部署,中央領導同志針對中線水源保護方面的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國家出台了一系列規劃和政策,指導推進中線水源保護工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機統一。在這樣一個有利環境下,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各級地方政府群策群力,共同促進了中線水源保護工作在思路和策略等方面實現了轉變,取得了在快速發展的強大壓力下水源區水質保持穩定的積極效果。概括地說,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把中線水源保護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突破傳統的把中線水源保護限於治理流域的思想局限,立足於區域整體發展來開展相關工作。一方面,把中線水源保護放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來安排,將中線水源保護作為推進水源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面,基於水源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安排和一體聯動來推進各項工作,把中線水源保護同優化空間布局、調整產業結構、統籌城鄉發展等措施有機結合起來。這一思想作為制訂水源區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規劃、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及對口協作方案的根本指導思想。實踐証明,按照該理念開展工作不僅大大提升了水污染防治效果,而且也有力地促進了區域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

二是把單一治理轉向流域綜合防治。長期以來,全國在水污染防治問題上一直局限於以水論水、就水治水,水源區也不例外。在過去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程度低、農業生產生活方式“原生態”成分較重、非水因素對水環境影響較小的情況下,這種治水方式是有一定效果的。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不斷加快和現代化進程中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區域經濟社會活動與流域關聯日益直接和緊密,這種治水方式已難以產生實質性效果。在實踐中往往出現部分入庫支流污染不斷擴展、邊治理邊污染的狀況。針對這種形勢,應不斷推進中線水源保護模式的創新,把水質保護本身轉變為內外兼顧,點源、面源、內源一體推進的綜合治理,逐步實現中線水源保護方式的轉變。2012年國務院批復實施的水污染防治規劃較“十一五”規劃僅在項目類型設置上就增加了生態隔離帶、入河排污口整治、重污染河道治理、生態農業、無主尾礦庫治理等項目,凸顯了流域綜合治理的思路。

三是把構建中線水源保護長效機制放到突出重要位置。立足於解決當前問題是過去一個時期中線水源保護工作的基本思路,這一方面與資金財力投入的有限性相關,另一方面也與初期中線水源保護任務較輕、治理效果易於顯現等因素有關。在中線一期主體工程即將完工、通水日益臨近,中線水源保護已成為一項長期重要任務的情勢下,以前的工作套路已難以適應中線水源保護工作需要。為此,在採取有力措施解決當前緊迫問題的同時,努力探索構建中線水源保護的長效機制。

——健全責任機制。明確地方政府的流域治理責任主體地位和相關部門的指導協調職責,分解工作任務,落實工作責任﹔推行“河長制”,實行主要河流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分工負責制度,相應建立責任追究制度。

——建立考核機制。實行目標、項目、投資、水質、責任五位一體,進行定期檢查與考核,將考核結果與干部政績挂鉤。

——創新協調機制。建立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相關省(區、市)組成的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經濟社會發展、對口協作等方面的聯席會議機制,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形成部門、地方、社會合力保護水源的新格局。

——構建聯動機制。完善水源區水質及區域環境影響的評價體系,探索建立市場化的生態補償機制,促進水源區與受水區之間協調互動,充分履行水環境保護與治理責任。

四是把中線水源保護重點和實際需要緊密結合起來。囿於資金限制、既有經驗、體制約束等原因,長期以來,中線水源保護在內容與領域上往往一成不變,致使部分工作陷入了有污不能治、治理不到位、治后又反彈的被動狀態。為適應新形勢需要,應調整工作路徑,變被動為主動,全面推進。首先,務實拓展中線水源保護領域,把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延伸到鄉鎮級,把水土保持治理范圍擴大到漢丹江上游。其次,把防與治有機結合起來,注重源頭防控,統籌經濟社會發展、水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對中線水源保護做出超前部署,努力解決重治理輕預防的問題,避免邊治理邊污染、越治理越污染的情況發生。第三,進一步突出工作重點,根據現實狀況和發展需要,科學選擇防治優先控制單元和領域,集中力量攻關,實現薄弱環節的率先突破和重點問題的及時解決,尤其是要徹底消滅直接如丹江口水庫的不達標河流。第四,加強重點控制單元防治投入,根據對丹江口水庫水質影響貢獻率的大小強弱,繼續不斷提高丹江口庫區水污染防治能力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是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戰略舉措,對中線水源保護和水源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極大的指導和促進作用,為我們開展相關工作營造了良好的政策背景和社會氛圍,也提供了明確的行動方向和強大的促進力量。在這樣的環境下,推進中線水源保護將獲得越來越廣泛的公眾支持和越來越多的資金投入,將促使工作不斷走向深入。

今后一個時期,中線水源保護已經進入了一個鞏固成果、加快治理、提高水平、力求突破的關鍵時期,表現在不僅要有效遏制住污染狀況,而且還要不斷改善和提高流域水環境質量,還給廣大人民群眾一個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按照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總體要求,基於當前的情況和發展的需要,下一步要重點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立足科學發展,科學制定和加快實施相關規劃。加強與丹江口庫區及上游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銜接,積極做好水污染防治“十二五”的實施工作,按照第三次部際聯席會議的要求,抓緊解決中線水源保護中的突出問題,確保2014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水質安全﹔按照國務院要求,指導水源區和受水區地方政府科學制定對口協作相關規劃(方案)。

——堅持綜合治理,統籌推進中線水源保護水污染防治各項重要工作。一是大力推進農村生產生活方式轉變,加快種養殖業結構調整,推廣先進農業生產方式,建設有機廢棄物處理設施,加強農村清潔環境整治,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和生活方式轉變﹔二是努力提升產業結構和城鎮化建設水平,加快淘汰和改造高污染高能耗企業,嚴格准入門檻,提高綠色技術和環保工藝水平,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優化城鎮布局,提高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水平,完善污水收集管網和生活垃圾收運體系﹔三是積極開展水生態保護與修復,因地制宜實施外流域生態補水,提高水體自淨能力,實施退田還湖還濕,提升湖(庫)生態系統自我修復水平,嚴格控制水體水產養殖活動,規范水上運輸和涉水旅游觀光,推進船舶標准化建設,加強污染河道底泥清淤,最大限度地降低內源污染物釋放。

——創新體制機制,加快形成中線水源保護制度體系。圍繞解決中線水源保護水污染防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關鍵問題,立足於持續有效推進中線水源保護,從政府和市場兩個方面加強試點探索,全面創新和完善體制機制。在政府方面,進一步採取有效措施強化責任約束,充分發揮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在中線水源保護中的能動作用,各地和相關部門可根據自身職能和實際情況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責任制度和考核機制。與此同時,充分發揮聯席會議或相關協調機制的作用,制訂工作規程,明確工作職責,加強對中線水源保護問題的研究、解決和協商力度。在市場方面,積極探索建立健全區域間、流域間有利於保護生態和水環境的利益平衡機制,以及體現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損害成本的資源型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等方面深化探索,由淺入深、由點到面逐步建立較為完善的市場化體制機制。與此同時,著眼於加強薄弱環節,不斷推進相關立法工作,逐步將中線水源保護全面納入法制化軌道。

從事南水北調工程環境保護的每個人肩負著歷史使命,任務艱巨。十八大報告關於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論述為我們提供了思想動力和行動藍本,我堅信,經過不懈的努力,中線水源區水質安全將是持久的,水源區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將是持續的,南水北調工程在中華大地上發揮的效益將是持之以恆的。

(責編:單莞婷(實習生)、高雷)


相關專題
· 中央國家機關“我與十八大”主題征文選登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