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中央國家機關“我與十八大”主題征文選登>>中國地震局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深入推進鄭州市防震減災工作科學發展

河南省鄭州市地震局局長  王紅梅
2013年07月30日15:3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深入推進鄭州市防震減災工作科學發展

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黨的十八大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統籌偉大事業與偉大工程,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做出了全面部署,確立了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明確提出了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改革開放的目標,為黨和國家事業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黨的十八大報告也第一次明確將防震減災工作寫入工作報告,對全面推進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防震減災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我們要以對黨、對人民、對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做好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性,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以寬廣眼界、敏銳眼光,及時發現新情況﹔以戰略思維、前瞻思考,深入研究新問題﹔以求實精神、創新方法,善於堅持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緊密結合防震減災和鄭州市實際,不斷推進鄭州市防震減災工作科學發展。

一、牢牢把握防震減災工作的定位和發展方向

剛剛結束的黨的十八大在報告中提出了“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強調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並明確提出:“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氣象、地質、地震災害防御能力。”這是第一次將防震減災工作寫入黨的工作報告,並把防震減災工作作為重要內容明確定位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為防震減災工作在改革發展大局中確立了方向和定位。中國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建民同志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時指出:“十八大報告論述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創新社會管理、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等內容,對於做好防震減災工作具有很明確的針對性、指導性。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要把思想、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防震減災工作根本宗旨的長期實踐中,凝聚到進一步完善防震減災“3+1”工作體系建設中,凝聚到提升社會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中,凝聚到全力以赴推進防震減災事業科學發展中。”

貫徹落實好十八大精神,要求我們必須准確把握、清醒認識、深入分析防震減災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進一步增強緊迫感、責任感、使命感,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更加扎實有效的工作舉措,更加完善可靠的政策保障,扎扎實實地做好防震減災各項工作。

二、緊緊圍繞防震減災工作發展的幾個重大問題

一是要主動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積極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黨的十八大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把防震減災工作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們要更加自覺地把防震減災工作放在總體布局中謀劃和推進,緊緊圍繞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任務,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落實三大戰略要求,不斷健全防震減災“3+1”工作體系,不斷提升地震監測預報、震害防御、應急救援、科技創新能力,以更加有力的法制保障,充分發揮防震減災的職能,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是要積極參與“平安中國”建設,全力維護和保障社會安全和諧穩定。社會和諧穩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人民群眾的普遍願望。中央作出建設“平安中國”的重大部署,充分體現了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堅定決心,既是發展所需,又是民心所盼。汶川地震后,黨和政府更加高度重視防震減災能力建設,人民群眾更加關注地震安全。要讓人民群眾生活的安全、生活的幸福,我們就必須更加堅定自覺地長期堅持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的根本宗旨,把主動防災、科學避災、有效減災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成果,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三是要健全完善防震減災科學發展體制機制,積極推進法治中國建設。黨的十八大確立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制保障”的新機制,明確了“加快健全基層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戰略任務。建設法制中國,既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客觀要求,又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強大動力和根本保障。地震系統作為從事防震減災工作的部門,要按照中央的新要求,要自覺把法制建設貫穿於防震減災“3+1”工作體系建設的各個環節和全部過程,以法制保障發展,加快形成適應新時期新要求的體制機制,推動實現防震減災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也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做出積極的貢獻。

四是要大力加強防震減災隊伍建設,不斷提升地震系統的防震減災工作能力和公信力。建設一支過硬的防震減災工作隊伍,是做好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保障。地震系統要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以提高專業化、職業化、正規化水平為重點,全面加強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設,著力打造一支忠誠可靠、業務精通、執法為民、務實進取、公正廉潔的防震減災隊伍。

三、深入推進鄭州市防震減災工作科學發展

防震減災工作是事關社會公共安全、事關人民群眾利益的一件大事,實際上也事關經濟社會進步的水平。目前,鄭州市正處於全面推進中原經濟區鄭州都市區建設和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關鍵時期。我們要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對防震減災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面對異常復雜的震情形勢對防震減災工作提出的嚴峻挑戰,面對目前防震減災工作存在的困難,認真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加倍努力工作,不斷開拓進取,將防震減災工作推向深入,開拓新的局面,深入推進鄭州市防震減災工作科學發展,更好地服務新型城鎮化引領、現代產業體系構建和以網格為載體依靠群眾推進工作落實長效機制建設“三大主體”工作。要在防震減災服務中原經濟區建設中,挑大梁、走前頭,作表率,為中原經濟區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

(一)圍繞地震台站建設,進一步提高地震監測預報工作水平。這是我們的基礎工作,也是首要工作。我們要按照河南省地震監測台站建設“一縣一台”的目標和鄭州市地震監測台網規劃的要求,積極推進縣(市、區)地震台站建設。認真做好台網維護運行和管理以及台站觀測環境的保護工作,提高監測質量和速報能力。堅持地震趨勢會商制度和震情短臨跟蹤制度,及時落實地震異常。加強“三網一員”建設,繼續完善群測群防工作體系,強化宏觀觀測點的規范化管理。

(二)圍繞抗震設防要求管理,進一步增強地震災害防御能力。要繼續加大與相關部門工作協調力度,規范健全工作管理機制,進一步強化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管理,把抗震設防要求管理納入基本建設程序落到實處並抓出成效,對建設工程全面審核把關,落實重在“防”的要求。進一步加大抗震設防執法檢查力度,確保建設工程抗震設防達標,杜絕地震安全隱患。加強地震安全性評價資質管理和安評工作質量管理,推進安評結果的使用。推進地震小區劃和地震安全基礎探測工作,為鄭州市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科學、可靠的抗震安全依據和方案。開展城市地震安全示范城市、示范社區、示范企業創建和校安工程建設。對重大建設工程、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工程以及學校、醫院、幼兒園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建筑,開展抗震性能普查、鑒定和加固工作。結合城中村改造、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等,繼續推進地震安全農居工程,積極參與鄉鎮民居抗震設防指導工作,盡快改變農村民居不設防的現狀,使所有建筑物均達安全標准。

(三)圍繞地震應急指揮體系和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工作,進一步提升地震應急工作能力。積極推進各級各類應急預案的編制和修訂,組織不同層次的地震演練,確保震時響應迅速、行動高效。建立健全應急指揮體系。推進鄭州市地震應急指揮技術系統建設,實現與省地震應急指揮系統互聯互通。不斷加大專業地震救援隊伍和志願者隊伍建設力度,完善應急救援裝備。結合廣場、公園、綠地、體育場、人防疏散基地和學校等公共設施,大力推進全市應急避難場所的建設。

(四)圍繞創新防震減災知識宣傳形式,進一步增強公眾防震減災意識。積極推動將防震減災知識教育列入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和各類學校培訓教學計劃,提高各級領導干部和學生的防震減災意識和應急管理能力。加強部門合作,建立與媒體、公眾的有效溝通平台和機制,重點做好新聞媒體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工作,強化地震突發事件的輿情引導和風險應對。健全完善防震減災宣傳教育長效機制,進一步豐富載體,大力開展防震減災知識大講堂等活動,深入推進防震減災知識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機關、進家庭的“六進”活動。提高社會公眾的風險意識和自救能力。繼續以“5.12”防災減災日宣傳教育活動為重點,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月”活動。總結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示范學校、示范企業、示范社區創建工作經驗,把示范工作引向深入。

(五)圍繞防震減災綜合能力的提升,不斷探索監測預報和防震避災的新手段和新方法。事業發展離不開創新,創新是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思想解放的程度決定著事業發展的廣度、深度和高度。防震減災工作任重而道遠,事業發展永無止境,必須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大環境和主方向。鄭州市防震減災工作要按照中國地震局關於創新和管理的思路,結合鄭州市實際,認真分析當前政府和社會對防震減災工作的需求,要加大對防震減災事業的創新力度,支持防震減災科技基礎及應用研究。加大防震減災科技創新力度,深化地震構造、地震孕育發生機理、地震成災機理等重大基礎科學研究,不斷探索監測預報和防震避災的新手段和新方法,使防震減災科技創新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

做好防震減災工作,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是我們的神聖職責。我們要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務實重干,開拓進取,努力推動鄭州市防震減災工作科學發展的新局面,為中原經濟區鄭州都市區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編:單莞婷(實習生)、高雷)


相關專題
· 中央國家機關“我與十八大”主題征文選登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