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中央國家機關“我與十八大”主題征文選登>>國家林業局

新氣象 新啟示 新體會

國家林業局辦公室秘書處副處長韓學文
2013年07月30日14:2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新氣象 新啟示 新體會

十八大給我帶來了雪中送炭的豐富觀點,豐富完善了我的成長理論﹔十八大給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精神盛宴,讓我品嘗找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劑量精神食糧﹔十八大豐富了我的夢想,十八大堅定了我的方向,十八大帶給我的太多太多。

一、學習十八大及新中央領導觀點淺顯易懂、擺脫八股的文風,提升自身業務水平。

(一)報告擺脫了原來的隻正面說,不提問題的舊俗套。毛澤東同志解決問題之所以能夠一針見血,打仗之所以能百戰百勝,就是因為他有強大的“矛盾論”做后盾,直面問題,坦陳問題,解決了舊問題,還會產生新問題,再解決、再進步,進步無窮潰也。正如馬克思所言“問題是時代的口號”。報告中所用的“不能搞特權”、不折騰、不懈怠、抵制低俗現象,都是直面問題,不避諱。我們個人成長也要如此,在生活中必須要樹立直面個人發展存在問題,吾日多省吾身的意識,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改正缺點,才會進步。

(二)老路與邪路。這在過去別說寫在報告裡面了,就連想都不敢想,可見此次報告的力度和境界。當然,這些對我們來說也是適用的,做任何工作千萬不能墨守成規,不要怕得罪人,也不要遮遮掩掩,工作嘛,本來就是越做越好的。關於邪路也是如此,自己創新的思路,也要廣泛吸納意見,否則可能會走上邪路。比如有的地方在發展中忽略了法律等社會進步關鍵因素,而自己又不能時刻警醒,就變成了邪路。我們的工作也是如此,千萬不能形而上學,要充分考慮其實用性和大眾的認可度,如果自己覺得再好再完美,而大家不滿意,或者影響了工作,影響了大局,那也可能就是一種邪路。

(三)關於“中國事業是面向未來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續奮斗”。我算是第七代有志青年嗎?我的志向又在何方?與中華民族復興事業相吻合嗎?這句話帶給了我無盡的思考。作為一名生態建設者,我們的思維一定要跟得上時代,跟得上潮流,不能片面,不能極端,要全面地融入國土資源、環境保護、精神文明建設等全面地、客觀地理解生態文明。總之,一定要大氣,“錯誤的行動來自於錯誤的認識”,否則今天思想上的狹隘,不僅可能會給自己的明天堵了路,還有可能給國家社會造成危害。

二、學習十八大及新中央領導處世哲學、成長歷程以及清新扑面的作風,提升自身修養境界。

(一)關於遵從社會前進規律。胡錦濤等老一輩中央領導同志完全可以扶上馬再送一程,然而社會規律就像接力賽,需要交接接力棒了。而新生力量正攢足了勁,奮力前沖,作為前任需要做的,就是要讓他們擺脫羈絆,沒有任何包袱地奮力前沖,這是對國家的責任,僅這一點就引起了國內外熱評。

(二)我眼中的底線觀。在業務工作上,任務千頭萬緒,學識見識不夠,完整性、系統性不強,遲一點完成、完成質量差一點也可以,但不能突破底線,拖拖拉拉,敷衍了事,耽誤了任務的總進度,影響全局,甚至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和惡劣影響。在廉潔自律上,要有底線。每一位黨員干部過不了廉潔自律關,再淵博的學識、再強的能力也不會得到同事、群眾的認可和尊重。無私才能無畏,這才是共產黨人應當具備的底色。一個干部要想成大事,必須要自身清正廉潔,到什麼時候到能肩膀硬,腰杆直,如果在廉潔自律上放鬆了警惕,就很容易出大問題。實踐証明,干部隻要搞一份特殊,就丟一份威信,破一次規矩,就留一個污點,謀一次私利,就失一片民心。

(三)兩個“五位一體”發人深思,我們做人做事也需要信念、道德、素質、胸懷、行為的“五位一體”。

社會主義建設形成了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生態文明的“五位一體”。黨的建設形成了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制度建設的“五位一體”。細細想來,這兩個“五位一體”都是有機組成的,是全面的、科學的、可持續的。我們做人做事也需要“五位一體”,否則少了哪一項都會片面,都難以取得成功。

第一,信念是成事基礎。但這種信念必須是宗旨性的,比如我的工作是秘書工作,是服務領導,指導全局的,就必須看的比領導多,掌握的比領導深刻﹔接觸底層比領導還要全面。胡錦濤同志喜歡觀看《大長今》,可能就是迷戀大長今那種“做飯也是信仰,不能摻雜任何雜質﹔既不能投其所好壞了身體﹔又要秉承信念,做到問心無愧”,胡錦濤同志還可能是迷戀大長今那種不畏艱險,寧可犧牲自己也不犧牲信仰的那種堅定。舉頭三尺有神靈,這就是信念,各個崗位都需要有信念。

第二,道德是成事根本。按照“底線論”,不要求我們都是雷鋒、都是焦裕祿。可我們必須要守住道德的底線。在社會公德上,要做一個受尊敬的人,而不是遭唾棄的人。在職業道德上,做一個有用的人,而不是碌碌無為甚至搗亂起哄的人。有大能量做大貢獻,小能量做小貢獻,沒能量不搗亂也是在做貢獻。在家庭道德上,要鐘情於家庭,贍養好老人,教育好子女。在個人品德上,要多結交身正、品端、尚學、厚德的良師益友,干干淨淨做人,干干淨淨做事。在中華美德上,要遵從綱常,完完全全地尊重領導,滿懷誠意地幫助同事。要遵從師德,業務指導導師,思想啟蒙導師,都是導師,不做欺師之為。同時,我們又是更年輕的朋友的導師,甚至有可能成為他們的貴人。我們再做貴人時,一定要給后生指明路、指大路、指對路、指寬路,切莫瞎指路、指錯路,讓后生走了彎路、邪路就是我們最大的作孽。

第三,素質是成事的核心。很多領導在談到人才時指出,雖然大家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最終結果都差不多,但大學生就是比中學生強,研究生就是比大學生深刻,我想這就是中國教育的魅力所在,中國崇尚讀書的魅力所在。

第四,胸懷是成事大小的標准。鄧小平同志曾經說過,完成中華民族大業,眼界一定要非常開闊,胸懷一定要非常開闊,我們的生態建設等各項事業也是如此,大家一定要多一些豁達,多一些謙讓,多一些溝通,多一些尊重,能夠容人之長,容人之短,容人之言,容人之過。否則,自己小氣巴拉,生了悶氣,壞了身體,毀了和諧,耽誤了事業。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人進步的方式隻有兩種。一是自我批評,又叫自我覺醒,也就是自己發現自己的致命弱點,通過改正實現跨越,這種方式實現起來比較難,因為“當局者迷”,自己很難發現自己的缺點,何談改正。二是別人挑剔,又叫貴人相助。我們在工作生活中會碰到各種各樣的挑剔,有的是善意的,有的還是惡意的,但這些挑剔多為客觀評價,隻要採納吸收了,就會有更大跨越。反過來,自己本來就不舍得批評自己,別人挑剔幾句還鬧情緒,甚至抵觸更甚至打擊報復,那我們就像蔡桓公一樣徹底無藥可救了。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有多大的胸懷就有多大的事業”。

第五,行為方式是成事關鍵。通過恰當的時機,把自己的能力充分發揮出來,體現在工作中,體現在林業事業科學發展中。古人所說的“學得文武藝、貨於帝王家”也是這個道理。行為體現時要避免3種情緒。一是避免羞怯情緒。害怕這個、害怕那個,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天地之間唯有正義而大氣。君子是坦蕩蕩的、隻有小人是常戚戚的。二是避免消極情緒。看不上這個、瞧不上那個,而最終結果是,今天惰於此事、明朝墮於今生。三是避免對立情緒。這種情緒更可怕,因為平庸之輩對立也就罷了,止增笑耳、或徒增傷悲,而品能俱佳之才對立,則會兩敗俱傷,甚至危害事業發展。

三、領會十八大及中央領導中國之夢、萬事民先、自信自強的底氣,堅定報效國家壯志。

(一)關於中國夢。我去過幾次美國,我理解,美國人用了一二百年就打造了世界第一現代化強國,根本的根本是憲章中提到的美國夢,他提到讓所有美國的男男女女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大家的夢想匯合在一起,就是國家的富強。中國夢也是如此,我們每個人都要有夢想。在一個單位,要努力讓有夢想的人享受到更多資源,幫助他們實現夢想﹔給那些得過且過的人找一個舒適的崗位,讓他們得過且過。

(二)實干興邦、多難興邦。道理很簡單,我們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務虛的多了,抓實的就少了﹔形式上照顧得多了,抓核心業務的時間就少了﹔面子上想得多了,解決實際困難的動力就少了。具體到一個單位也是如此,我們一定要一切從實際出發,不圖虛名、不務虛工,真正用心想事、用心謀事、用心干事、用心成事,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把個人的理想、崇高的目標、美麗的藍圖變成現實。同時,繼汶川地震、玉樹地震、雅安地震后,我們也要充分認識“多難興邦”對於我們這個國家的重要意義。我理解,對於一個國家經歷點苦難不算什麼,關鍵是從中吸取教訓,創造更加科學合理、井然有序的新體制。一記者在戰后採訪日本,在一片廢墟上,一位小學老師正在給學生講國家必將復興的一課,他堅信隻要教育好娃娃,日本必然會崛起,果然,日本再次崛起僅用了30年,也就是他所教的娃娃們的當打之年。對於個人發展也是如此,上天是公平的,他會垂青那些受過苦、受過難的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就是講的這個道理。況且我們現在條件好了,這點苦頭大家都能吃的消,千萬別整天想著走捷徑、討巧。因為討巧多了,經歷的過程就少了,人生閱歷就不完整了,就會在后面的路上,碰到意想不到的困境。

(三)萬事民為先。李克強同志強調了萬事民為先,共產黨是無產階級政黨,他的宗旨就是為無產階級服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要讓更多對農村有感情的人去建設。很多人穿著貂皮大衣捧著一袋面粉慰問困難群眾,群眾握著他細嫩的小手說,還是當領導好!在一些單位也是如此,做決策時,先想著對自己的部門好不好,對個人好不好,否則明知正確也不這麼做。正如,一位哲人所說,我們人生碰到很多十字路口,我們都知道選擇哪條道路正確,但是我們都不去選擇他,因為我們知道這條路走起來多麼艱難。然而,李克強同志等卻選擇了“萬事民為先”的這條艱難道路。

(四)我的“傻子”觀。蘇軾在《賀歐陽少師致仕啟》中曰:“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老子》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事上之悟,事事悟,時時醒,持守如一,乃一大智者。大智者,愚之極至也。大愚者,智之其反也。外智而內愚,實愚也﹔外愚而內智,大智也。一個團體,如果大部分人都比較笨,那麼聰明人很快就能冒出來。同樣,如果一個團體,大部分人都十分精明,不肯吃一丁點虧,這時任勞任怨的“傻子”也會很快引起人們的注意。劉雲山曾用筆名“雲杉”寫過右玉縣造林的評論,“如果為了個人政績,右玉的書記們絕不會一任接一任地堅持,去為他人做“嫁衣裳”,這和當今一些人為了升遷“進步”,熱衷於創造政績而急功近利,形成鮮明對比”。所以,這個心浮氣躁的社會,傻一點也少不了什麼,干活多了也不會累死人。

總之,縱覽我們周圍,大的格局在改變,小的格局也在改變。作為年輕人,我們思考做事必須要適應這種變化,我想,隻要能夠俯下身子,在不斷的積累—跨越—再積累—再跨越中,逐步提升自身的層次和境界,我們肯定能夠成功。也隻有這樣才能跟得上變化,穩得住陣腳,做的了貢獻。 

(責編:單莞婷(實習生)、高雷)


相關專題
· 中央國家機關“我與十八大”主題征文選登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