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中央國家機關“我與十八大”主題征文選登>>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質檢人的中國夢

——堅定走中國特色質檢發展之路
台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辦公室副主任  王媚
2013年07月30日14:0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質檢人的中國夢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關於實現民族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的深情解讀,奏響了中國發展強大不可逆轉的時代強音,帶給我們深刻的啟迪和極大的激勵。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作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中國質檢人更應揚起夢想之帆,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上破浪前進。

在闡述中國夢時,習總書記強調,“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多麼不容易,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走下去”。而在今年的全國質檢工作會議上,國家質檢總局黨組提出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質檢工作之路”,我想,這正代表了全體質檢人對於追尋中國夢的呼應與吶喊,也為質檢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與路徑。

結合檢驗檢疫工作實際,談三點“堅定中國特色”的體會和認識。

一、百年的檢驗檢疫發展歷史為中國特色質檢之路提供了理論基礎與實踐經驗。

自19世紀后期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產生以來,迄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檢驗檢疫工作取得長足發展,尤其是2001年國家質檢總局成立后,“整合了包括認証認可在內的質量管理各種智能和手段,全面形成了以質量和安全為核心、以技術手段為支撐、內外檢統一的質檢工作體制機制”。一直以來,我們堅持以質量為中心,實施“以質取勝”戰略不動搖﹔我們堅持把國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無上位置,確保“從嚴監管”不鬆懈﹔我們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力促經濟社會發展不敷衍﹔我們堅持固本強基,推進“法治質檢、科技質檢、和諧質檢”建設不停滯。

可以說,中國特色質檢工作體系經過百年的摸索實踐,已基本形成。它既立足我國基本國情,遵循質量發展基本規律,又借鑒世界各國成功經驗,加入世貿組織要求,使自身的戰略布局、目標導向、工作推進與當前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匹配,與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藍圖相適應,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目標相一致,是一條經過實踐檢驗成功的正確道路。

二、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與發展需求對中國特色質檢之路提出了更高要求。

縱觀當前國內外形勢,雖然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大勢沒有變,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基本面長期趨好的形勢沒有變,但仍存在一些尚待調和的矛盾給質檢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和要求。

一是全球主要經濟體總需求疲軟與擴大出口之間的矛盾。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依然錯綜復雜,世界經濟已由危機前的快速發展期進入深度轉型調整期,貿易保護主義明顯抬頭,外貿拉動經濟增長壓力增大,亟需深入實施以質取勝和市場多元化戰略,加快形成出口競爭新優勢。

二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質量需求與相對落后的質量安全保障能力之間的矛盾。社會突發性質量安全公共事件層出不窮,系統性、區域性、行業性質量安全問題依然存在,公眾對質檢部門關注度高,亟待進一步完善監管機制,提升質量安全保障能力。

三是進出境貿易持續增長、危害因子跨國境遷移的風險性增大與保護國境安全和保証進出口貿易通暢的矛盾。隨著國門全面開放,疫病疫情、有毒有害物質傳入傳出的風險加大,在監管資源有限的客觀現實下,既要確保有效監管,又要實現快速通關,這對檢驗檢疫機制、模式、手段創新提出更高要求。

三、十八大精神為中國特色質檢之路點亮明燈。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十八大會議的召開,把質量工作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質檢部門隻有立足法定職責,更加積極投身於科學發展的偉業,才能在未來格局中找准自身定位,實現自我蛻變與新生,才能讓中國特色質檢之路越走越寬。

一是深化改革,探索建立適合地方經濟發展的檢驗監管體系。

十八大報告強調,“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堅持出口和進口並重,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推動對外貿易平衡發展”。這是黨和國家對質檢部門寄予的殷切期望、提出的具體要求。落實到行動上,質檢部門應在深化檢驗監管模式改革上主動作為,努力提高行政執法有效性。

深化監管模式改革,應以增強維護國家經濟利益的能力為出發點。有效運用國際通行規則主動靈活處理貿易摩擦,用好外技術性貿易措施這把雙刃劍,既要運用“倒逼”機制,引導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又要努力構建我國技術性貿易措施體系,維護我國消費者合法權益和國家利益。

深化監管模式改革,應以服務和促進經濟發展為落腳點。探索微觀監管與宏觀監管有效結合的運行機制,注重把握把關與服務的平衡點,既要嚴格把關,規范市場秩序和企業行為,加速優勝劣汰,又要優質服務,幫助企業解決成長中的問題,實現扶優扶強,真正推動貿易方式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提高轉變。

深化監管模式改革,應以實現三大轉變為著力點。在落實企業誠信行為、完善企業質量管理水平的基礎上,有效運用分類管理、過程管理、風險管理等手段,逐步實現從事后把關向事前把關轉變、從封閉、機械、孤立的符合性評價向公開、科學、程序化的符合性評價轉變、從檢驗檢疫放行向全面的合格評定轉變。

二是執政為民,助力小康社會全面建成。

十八大報告中,“人民”一詞共出現145次。“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執政定位更加突出、更加鮮明。作為駐守在國門一線的技術型行政執法部門,必須堅定不移地履行好服務職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方面,質檢工作要服務於民。不斷強化“人民質檢為人民”的價值取向,堅持對質量安全問題“零容忍”,增強老百姓的安全感。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訴求,讓熱情服務、文明執法在質檢系統蔚然成風,切實幫助廣大進出口企業解決困難。要積極維護公平正義,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堅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傳遞信任,提振信心。

另一方面,質檢工作要依靠於民。暢通12365熱線、門戶網站等監督舉報渠道,積極回應社會關切,讓公眾成為質量工作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充分利用“3·15”、質量月等活動載體,引導公眾消費“以質為先”,增強抵制假冒偽劣商品的意識和鑒假維權的能力,形成有品位有質量的消費觀。

三是創新驅動,推動事業可持續發展。

十八大報告中“創新”一詞出現了57次。創新是促進事業發展永葆先進的強大動力。質檢部門落實創新驅動戰略,既要通過政策引導,支持創新企業、創新經濟的發展,也要通過科技引領,實現自身的轉型發展。

對外,幫扶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加快轉型升級。整合信息、技術等資源優勢,為企業提供必要的技術改進和升級建議,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提升國際競爭力﹔引導企業加大技術投入,大力推進綠色環保、低碳節能發展,讓技術成為新的產業優化升級和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之源。

對內,借助科技創新的強大動力,推動質檢事業前進和發展。秉持技術執法特色,深入實施科技質檢建設,增強實驗室核心競爭力,努力提升話語權,樹立科技權威﹔以信息化應用為核心,加強智慧檢驗檢疫建設,進一步改革管理機制,加快通關放行速度,規范執法行為,提高監管效率和服務水平。

“中國夢”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不竭動力,牽引著中國砥礪前行的腳步。而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質檢之路,恰是我們質檢人的追夢之旅。我們將朝著曙光的方向奮勇前進,走出更為光明的質檢之路。

(責編:單莞婷(實習生)、高雷)


相關專題
· 中央國家機關“我與十八大”主題征文選登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