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中央國家機關“我與十八大”主題征文選登>>文化部

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財務司  王珠珠
2013年07月30日11:1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十八大報告提出了“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主題。在文化從未引起我們重視的今天,提出這一主題是有深遠意義的。但如何才能建設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還需要我們有清醒的認識。

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工作。目前政府對於文化建設的認識大部分還停留在唯GDP論上,認為能推動GDP的文化建設就是好的,不能推動或不能明顯看到成效的就是沒用的。這種認識難免偏頗。但我們需要看到的是文化對於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對於GDP的推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試想一下,有兩個城市,A城和B城。A城不斷地建設劇院,刷新文化的GDP貢獻。可能在短期數據上會表現得很漂亮,但劇院的建設不僅是建成就算,還有后期的維護、相關的表演內容、居民的文化需求等一系列的因素。如果這些因素都是利好的,那麼劇院的建設才是成功的,反之就是失敗。B城的文化建設就是不斷給人們發放圖書卡,鼓勵人們去書店買書。這種投入相對前者要小,在前期GDP的體現上不算明顯,建設旨在推動人們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居民在不斷的閱讀中開拓視野,吸收養分,等於重新上了一次大學。但也可能B城的居民不喜歡閱讀,需要長時間的孵化過程。政府就可能在短期投入不見成效的情況下停止投入。然而如果投入能夠持續、提供的書籍足夠豐富、內容不拘一格,那勢必將激發出強大的創造力和新思維。其中的一小部分人會脫穎而出,帶來技術革新,進而推動經濟發展。現實的情況擺在面前:以色列的年人均閱讀量在60本左右,而中國隻有4.3本。所以猶太人是世界上最聰明和最有創造力的民族。這樣的創造力顯然不是靠建設劇院這樣的單純提升GDP數據的方式獲得的,而是在更注重長期效應的文化建設中獲得的。

文化建設如何才能夠著眼長遠呢?我們應該注重哪些方面才是?

文化二字本身是一個中性詞,其中有精華也有糟粕。好與壞在文化二字中是辯証統一的,隻有一面的文化隻存在於人們的腦海中。我們需要正視這個現實的問題,才能找到應對之策。文化既是大眾的,也是個人的。我們需要將兩個領域的邊線界定好。十八大要建設的文化是文明的文化,能夠展現在大眾領域的文化。而有些文化是囿於個人領域的文化,眾所周知,卻不應公諸於眾。舉一個最普通的例子,就是關於性的電影。接吻的畫面可以在影院出現,但性行為的畫面隻能在自家播放,不然就是違法。這就是公共與個人文化領域的最好詮釋。人性是有其先天的特性的,滿足人欲而不害及大眾是解決之道,一味打壓則會造成堰塞湖,后患無窮。

文化建設應該與教育建設相結合。既然文化建設是長期的,那就應該以學校為根據地,逐步擴展到學生以外的人群。此類做法基於兩點考慮:一來學生從小受到了文化熏陶,二來通過孩子帶動家長的文化素質培養。通過廣泛建立移動圖書館的方式,大量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通過廣泛開展文藝活動,大量增加學生的課外活動。在學校設置移動圖書館還可以帶動成年人閱讀量的提升,比如給學校的家長發放借書卡,規定家長可以到學校借書,尤其是現在的小學都是就近上學,更加方便家長借閱。學校不單單是學生的學校,而應該是所有人的學校。隻要有人願意學習,學校的大門就應該為其敞開。現實與理想總是有很大差距。我們發現學校總是鐵門緊鎖,拒絕一切外來人員進入。而本來學校應該是當地的文化中心,這裡應該有豐富的藏書供市民選擇,應該有豐富的活動讓學生和家長共同體驗。將學校的功能簡單化,這是中國乃至世界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

文化不是死的,不是躺在博物館的死物,它是環繞在我們生活中的到處可見的活物,所以文化建設其實是環境的建設。一是城市環境。經常出差的人會發現一個問題:中國所有的城市都是一個樣的:單調、土氣、沒有美感。若非出現幾個文化古跡和城市名的話,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身處何方。一個有文化氣息的城市,首先是在於其有特色的建筑。不用思考和閱讀,隻要一瞥一站就能感知。這才是真正有文化氣息的過渡。到過歐洲的人會發現,無論大城市還是小城市,建筑承載著當地的文化和歷史,讓你一到達就能感受得真真切切。曾經的中國城市建筑也承載著中國的文化和歷史,但現在則變得千篇一律,這絕對不應該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二是自然環境。一個有文化和歷史氣息的建筑環境能提供我們如沐春風的文化感受,良好的自然環境同樣如此。藏族文化不單單是它的喇嘛寺、轉經筒、服飾、壁畫,還有青稞、藍天、牦牛、雪山和鹽湖。缺了這些自然的東西,就稱不上西藏二字。江南和漠北的文化也是有很大不同。小橋流水人家是江南,古道西風瘦馬是漠北。不同的自然環境構成不同的文化環境,進而帶來不同的文學和藝術。長居江南的南宋流行花鳥畫,氣格相比北宋更加精致但狹小。有人就評論,北宋畫風雄渾,南宋畫風悠遠。可見自然環境帶來的藝術差異是有很大不同的。就連飲食也是跟著自然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東晉之前,人們是大塊煮肉,而皇室南遷之后流行起小炒,食物烹飪逐漸變得精致。可見自然環境就是文化的一部分。現如今,唯GDP論的觀點籠罩在中國的上空,中國在失去自然環境的同時,也失掉了自己的文化,收獲的只是污濁的空氣、水、食物。這似乎不應該成為一個雄心之國的組成部分。最近昆明的PX項目受到民眾的大力抵制,就是人民對已經失去的自然環境的渴求。

GDP永遠無法成為衡量幸福的標准。尼泊爾的經濟不發達,卻無法阻擋其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度﹔日本的經濟發達,卻無法阻止其居高不下的自殺率及彌漫著物哀氣氛的文學。十八大的目標是明確的,就是要建立一個幸福的國度,讓所有的人都向往這個國度。單純的物質建設無法達到此點,隻有同步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才能實現這一遠大宏偉的目標。

(責編:單莞婷(實習生)、高雷)


相關專題
· 中央國家機關“我與十八大”主題征文選登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