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中央國家機關“我與十八大”主題征文選登>>鐵路總公司

實現中國夢的三個著眼點:發展經濟·生態文明·改善民生

鐵道部黨校  陳安娜
2013年07月30日10:3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實現中國夢的三個著眼點: 發展經濟·生態文明·改善民生

中國夢是時下最富含正能量、傳遞正能量的熱詞。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開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征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可以說,中國夢集中反映了13億中國人祈盼“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家國夢。要讓夢想變成現實,關鍵在於匯聚中國老百姓的智慧和力量,以實際行動為中國夢構筑現實的基礎,讓夢想扎根於現實的沃土,開出璀璨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

習近平總書記談到了中國夢有兩個百年夢想要實現,一是到建黨100年,把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濟更加發達,政治更加穩定,文化更加繁榮,老百姓生活條件與環境更加提高,實現美麗中國。二是到建國100年,把中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跨入發達國家行列,讓中國不僅現在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而且將來讓中國的人均經濟總量也位列世界前茅。這兩個百年願景道出了中國夢的三個重要的奮斗目標:一是實現中國經濟的持續繁榮與發展﹔二是建設美麗中國,為實現中國夢創造更好的生態環境﹔三是改善民生,讓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

一、實現經濟的持續發展是實現中國夢的現實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實現兩個百年夢想時指出,要繼續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經濟的持續繁榮才能確保社會的穩定,北京大學厲以寧教授認為:中國經濟應該維持在最低6%的增長速度,也就是經濟增長底線是6%,否則就會出現失業、社會不穩定等諸多社會問題。可見,實現經濟的繁榮發展很重要,是實現政治穩定、社會發展和人民幸福的前提和基礎。

縱觀近十年來,我們國家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很大成就,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國家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社會生產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都邁上了新的台階,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會保障水平明顯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這一切都為實現中國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我們也必須清楚地看到當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仍然面臨著諸多考驗,例如,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財政收入增速放緩和政府剛性支出增加的矛盾凸顯﹔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趨尖銳﹔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社會保障、醫療、住房、居住環境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依然存在,這些矛盾和問題的解決都需要依靠經濟的發展。隻有經濟發展了,政治才能更加穩定,社會才能更加和諧,文化才能更加繁榮,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更加提高,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才能早日實現。

二、建設美麗中國,為實現中國夢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美好願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我們深刻感受到了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是人類重要的生存之道。過去,我們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上有過深刻的教訓,人類對環境的污染和對生態的破壞,最終損害和傷害到的還是人類自身。如今的沙塵暴、霧霾等極端天氣的出現以及土地的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等都是大自然對人類破壞生態系統的反擊和回饋。現實使我們清醒認識到,資源環境對經濟增長的制約將影響到我們的可持續發展,隻有不斷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營造一個山清水秀、天藍水淨的宜居環境才是中國老百姓最大的福利,才是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

在最近的十年,我們越來越深刻認識到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的重要性,也已經採取了一系列積極的行動。有關數據表明,過去10年,中國成為世界上投資清潔能源力度最大的國家﹔過去10年,中國累計完成造林面積8.63億畝,其中人工林面積達到6168萬公頃,居世界首位﹔過去10年,綠色GDP的政績考核、低碳發展、綠色經濟在中國全面推進、深入人心,這些都充分地說明了我們已經開始認識到生態環境對人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當然,我們還要清醒地認識到生態文明建設仍然面臨著嚴峻的形勢,比如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等等,因此我們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堅持節約資源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倡導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建設美麗中國,為實現中國夢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三、改善民生,為實現中國夢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中國夢寫出了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和期待,例如,老百姓希望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有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以及更優美的環境等,這些“個人夢”讓中國夢充滿活力,顯得具體而生動。而黨的十八大報告在“共同富裕,公平正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清正廉潔,誠信友善,文明和諧,天藍水淨,世界和平”等方面提出的新目標和新要求,也都反映了中國老百姓希望過上美好生活的願望。

近年來,我們黨和國家把民生問題放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確保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從實際效果來看,中國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確實有了顯著提高,城鄉就業持續擴大,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家庭財產穩定增加,衣食住行用等基本生活條件有了明顯改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和農村扶貧標准大幅提升,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持續提高,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醫療保障網,中國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日子越過越好。

當然,我們也要清楚地意識到在改善民生方面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社會矛盾明顯增多,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社會治安、執法司法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還比較多,部分群眾生活還比較困難等等。對於解決民生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善民生要隨時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因此,解決民生問題就是要切實辦好老百姓所關心的具體事情,要想老百姓所想、急老百姓所急。比如要著力解決關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住房保障、收入分配、醫療保險以及教育資源等問題,努力做到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辦成事,實現讓老百姓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讓中國老百姓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隻有這樣,才能使人民群眾真切地感受到中國夢與個人夢之間息息相關的緊密聯系,自覺把對中國夢的追求轉化為工作的動力,保持謙虛謹慎、兢兢業業、毫不懈怠及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共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為實現中國夢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十八大的召開,翻開了黨和國家奮斗歷程的新一頁,讓我們朝著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昂首闊步。中國夢的提出,讓我們激情滿懷、信心倍增﹔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全體中國人的團結一心、不懈奮斗。夢在心頭,路在腳下,我們堅信在黨的領導下,在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促進社會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建設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指日可待。

(責編:單莞婷(實習生)、高雷)


相關專題
· 中央國家機關“我與十八大”主題征文選登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