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中央國家機關“我與十八大”主題征文選登>>科學技術部
深入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

扎實研究謀劃重大專項組織實施新舉措

許倞、金奕名
2013年07月29日15:4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深入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 扎實研究謀劃重大專項組織實施新舉措

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黨中央、國務院對科技創新寄予殷切希望,黨的十八大從實現“兩個百年”目標的高度,提出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明確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其中特別強調要“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突破重大技術瓶頸”。這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重大專項工作的期待和重視,為我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對重大專項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重大專項辦黨支部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對幾年來重大專項的組織實施進行了系統的回顧和梳理,對重大專項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認真研究新形勢下重大專項組織實施的新舉措,旨在進一步加快實施重大專項,為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

一、對重大專項特點和使命的再認識

重大專項是體現國家戰略意圖、表現為“重、大、專”的任務型專項,具有有限的范圍、明確的目標和明確的時限。它與傳統科研項目最大不同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技術系統性,要求系統地解決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問題﹔二是任務集成性,目標明確,攻關任務既可分解,又要集成﹔三是實施綜合性,重大專項實施的成敗和目標的實現,不僅取決於技術突破,而且取決於組織機制、政策保障、企業成長和市場創新﹔四是目標戰略性,它承載著引領、支撐重要產業快速發展或跨越式發展的任務﹔五是專項關聯性,專項之間存在相互支撐,協同發展的關系。

重大專項已經突破了傳統科研和技術攻關的概念,是在重點領域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載體,其使命是提升重點產業和社會發展領域的創新能力。我們理解重大專項的使命體現在八個方面:要產出重大成果,在關鍵共性技術、重大戰略產品、重大工程建設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要造就拔尖人才,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要建設創新基地,建設一批國際化、高水平的創新基地和平台﹔要創新體制機制,探索建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舉國體制和組織實施機制﹔要打造骨干企業,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要完善創新體系,建立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要提升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要創造經濟效益,支撐和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發展方式轉變。要完成重大專項的戰略目標和使命,就要在扎實做好科研管理的基礎上,探索覆蓋技術研發、成果評價、轉化應用、示范推廣、市場培育的全鏈條“創新管理”模式,推動創新要素向專項任務攻關和成果產業化的集聚。

二、推動科技經濟結合,重大專項促進和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2006年規劃綱要提出的民口重大專項,涉及電子與信息、生物與醫藥、能源與環保、先進制造四大領域,與2010年提出的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契合緊密。我們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主要是新技術的突破和產業化,以及新興企業不斷涌現、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其驅動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強調把技術創新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點,特別是核心技術的突破應放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首位﹔二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建立在知識產權基礎上的新產業,與傳統產業和成熟產業相比,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更需要知識產權的支撐﹔三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是關聯性較強的產業,要特別注重產業鏈的有效延伸和擴張,隻有通過組織重構和價值創新,強化創新鏈和產業鏈的協同,才能保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四是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現國家意志,代表國家未來的產業競爭力,但具有技術不穩定、體制不健全、市場不成熟、資本不充分、鏈條不完整、設施不配套、標准不統一等特點,需要政府強有力的產業政策支持﹔五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不僅需要在技術上實現突破,還需要創新商業模式來推廣應用,隻有找准滿足市場需求的結合點和用戶接受的營銷方式,提高市場佔有率,才能奠定產業發展基礎。重大專項的組織實施從科技資源集聚、關鍵技術突破、創新體系建設、企業競爭力提升、基礎設施建設、知識產權和標准、創新政策制定等多個方面,都將有力地促進、支撐和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

三、重大專項實施要進一步探索實踐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型舉國體制

重大專項在管理上有“重、難、新、全”的特點,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型舉國體制要在管理和實踐中不斷探索。我們認為,與傳統舉國體制相比,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型舉國體制具有目標更多元、范圍更廣泛、組織更開放的特點,是行政、技術、市場三個系統的協調統一。重大專項組織實施新型舉國體制的實現,要有多部門及中央和地方的協同推進﹔要建立統籌協調、責任落實、動態評估等機制﹔要加強技術鏈和產業鏈的緊密結合﹔更要突出企業主體地位,加強產學研用深入融合,營造不斷創新的人才、產業、財稅、投融資政策等創新環境。

新型舉國體制既要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也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定位於戰略決策、協調和組織,加強過程管理,提供相應的政策保障。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基礎性作用的核心是突出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要面向市場競爭需求,建立企業在項目目標確定、資源投入、組織執行、市場開拓等方面的決定性作用機制﹔要建立適應於市場變化和企業發展需求的管理機制﹔要調動企業的積極性,保障參與專項實施各方的權益,建立各方利益合理分配的協調機制。

通過對幾年來重大專項組織實施的回顧和再認識,我們深切感受到,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實施重大專項,加強資源整合,集中力量攻克技術瓶頸,帶動產業發展,高瞻遠矚,決策英明。重大專項組織實施,將中央確定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貫徹落實到相關部門和地方,不但有效發揮了各方面推動創新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也促進了產業政策與技術創新的深度融合和協同發展,提高了各行業集中優勢力量、組織協同創新的實踐能力。

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重大專項所涉及的都是國家發展戰略重點,是提升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載體,也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中央領導到普通百姓,從國內方方面面到世界各國,都非常關注。我們的工作與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和社會各界的期待還有很大差距。站在重大專項組織實施的全局角度,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我們將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主題主線凝聚主攻目標,結合新一屆政府推動行政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的要求,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和協同創新,以突破核心共性技術為關鍵環節,以強化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改革創新體制機制為重要抓手,扎實推進重大專項成果產出和產業化,為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轉變經濟方式、建設美麗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重要支撐引領作用。(作者單位:科學技術部重大專項辦公室)

(責編:高雷、權娟)


相關專題
· 中央國家機關“我與十八大”主題征文選登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