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綜合報道

治沙人的綠色夢

2013年07月19日16:43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這是白刺,已經長成沙丘了。白刺有個好處,它隨著沙丘長,沙丘越高它長得越快,能把沙丘包上,有很好的固沙作用。”吉普車在沙丘間顛簸,黃沙飛揚,從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出發,近半小時的顛簸后,記者來到平川鎮一工程灘個體治沙造林示范點,這裡位於巴丹吉林沙漠南緣,到處是茫茫沙海。甘肅省張掖市林業局防火辦副主任李慶會指點著沙生植物,那些在沙漠中頑強生長的梭梭、白刺、沙拐棗等沙生植物,就像他的老朋友。

  李慶會干了30年林業工作,常年與沙漠打交道,皮膚被晒得黑黑的。說起自己熱愛的事業,他說,“干這行,也苦也累,但我覺得與植物打交道有無窮樂趣。”在他眼中,茫茫沙漠中的各種植物都會說話,“這是梭梭,這棵半人高的是3年前種的,這就是它今年新發的葉子。”矮小的梭梭苗前,枯黃的枝條上,有一點點比小米還要小的嫩黃色,就是這點嫩黃色讓治沙造林人看到了希望。

  李慶會1986年畢業於甘肅農業大學林學院,2001年獲得甘肅農業大學林學院森林經理學碩士學位。參加工作后,他一直從事林業科研和管理工作。

  1997年,李慶會被選為張掖地區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2001年,獲甘肅省第一屆林業青年科技獎﹔2001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同年獲張掖地區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在大漠周邊,大片的黃色中,成排的綠色讓人眼前一亮,那就是楊樹。對楊樹李慶會充滿了感情,“在我們這裡,栽活一棵樹比養活一個娃娃還難!楊樹不選擇土壤,不選擇條件,在惡劣條件下,照樣生長得很好,我說它是不‘驕奢淫逸’的樹。在河西走廊,楊樹的數量佔樹木總量的95%。它生長速度快,抵御風沙,為我們站崗放哨,所以才有《白楊禮贊》那篇著名的散文。”

  新華鎮向前村是金張掖紅提葡萄專業村,這個村有378戶、1393人,村裡耕地有4200畝,發展葡萄產業有1113個大棚。當地農民研發的連體日光溫室獲得了國家專利。這個村從2004年開始發展葡萄產業,去年葡萄產量400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845元。在向前村七社村民王錄年的大棚裡,葡萄藤已爬上架。看上去葡萄長勢不錯,但李慶會告訴他,“你這棚葡萄苗管理有問題,土壤管理不到位,你看,棚裡的土塊特別大,沙子少了,生長狀況不是特別理想,后期會影響葡萄的品質。”他手把手地教農民種植知識,深受農民歡迎。

  他對記者說,“在干旱缺水地區,發展‘多用光、少用水、新技術、高效益’的沙產業非常重要。問題是發展沙產業需要大量的技術集成,需要資金投入,發展沙產業對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意義重大,希望國家從政策層面、資金投入上加大支持力度。”

  “生態系統充滿奧妙,根子在水,有水就有植被,沙漠就能變成綠洲。”身處治沙一線,李慶會的感觸是,“說治沙,這個‘治’字並不好,對大自然要順應規律,順著它的脾氣來,否則起反作用。”

  “天藍地綠水清”,這是李慶會最大的夢想。他說,“這是一個艱苦的過程,需要二三十年,我的夢想就一定能實現!”(王 晉)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