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綜合報道

退休“縣官”當“村官”

2013年07月09日09:19   來源:新疆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退休“縣官”當“村官”

  亞生江和村民親切聊天。記者 朱必義攝

  6月20日,在博樂市烏圖布拉格鎮巴亞爾布拉格村,記者見到了村支書亞生江·卡德爾。

  就年齡而言,亞生江無疑是博樂市最年長的村支部書記。然而這位“村官”行政級別可不低。在擔任巴亞爾布拉格村支部書記前,他曾是博樂市政協副主席。

  一位已經從崗位退下來的老領導,為何會到農村擔任村支書?這事還得從亞生江和巴亞爾布拉格村的緣分說起。

  亞生江的履歷表顯示,他先后擔任過巴亞爾布拉格村(起初是生產隊,后來成了大隊,再后來就改成行政村了)的生產隊長、大隊長、鄉土管所所長、鄉人大主席團副主席、博樂市農業局黨組書記、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政協副主席等職,2011年3月從政協副主席崗位上退休。

  2012年3月,烏圖布拉格鎮黨委書記陳新博來到亞生江的家,開門見山請他到巴亞爾布拉格村擔任村支書。理由很簡單:巴亞爾布拉格村曾是自治區科技示范村和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民族團結模范村,但這幾年由於村“兩委”班子軟弱渙散,昔日的先進村變成了自治區、自治州兩級綜合治理重點村。亞生江在巴亞爾布拉格村工作多年,有較好的群眾基礎,所以組織上在為該村物色新帶頭人時首先想到他了。

  之后,博樂市主要領導和博州黨委組織部領導也分別給亞生江打來電話,談話內容都是一樣的,希望他挑起巴亞爾布拉格村領頭人這副重擔。

  在接受組織任命前,亞生江花了10天時間,到巴亞爾布拉格村實地走訪了一番。

  亞生江把老百姓反映的情況梳理成五個問題:西村(巴亞爾布拉格村分為中村和西村兩部分)自來水供應長期不正常,農民意見很大﹔全村5000多畝耕地,先進的滴灌技術遲遲沒能推廣,影響棉花產量和農民收入﹔村裡沒有文化室﹔村裡道路沒硬化,村民行走很不方便﹔17戶貧困戶住房亟待改造。

  亞生江向鎮黨委作了匯報,鎮黨委承諾幫助村裡解決這五個問題。

  亞生江走馬上任后,先從村裡的黨員隊伍抓起。巴亞爾布拉格村有24名黨員,多年沒開過組織生活會。亞生江第一次召集村裡的黨員過組織生活時,黨員們都很感慨。

  “靠我一個人不行。隻有把全體黨員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才能把工作干好。”亞生江說。

  老支書吾買爾江患高血壓,腳也走不動路了。亞生江和鎮領導一起上門看望老支書,給他送去了慰問品。隨后鎮上給老支書送去一輛輪椅,還有用於治療的3000元現金。

  另一位老黨員叫熱合木,當過村委會主任。他本人患高血壓,老伴得了癌症。亞生江和駐村工作隊干部一起上門慰問,送去了面粉、大米、清油和衣物。

  村民吐爾遜患肺結核,亞生江多次登門看望,同時發動黨員干部和村民為吐爾遜捐款1900元。村集體和鎮政府以及駐村工作隊也共同為吐爾遜捐助5000元。

  群眾關心的五個問題解決得怎樣?亞生江告訴記者:關系到西村147戶農民飲用水問題的自來水項目已經完工,6月下旬就能通水﹔3000多畝棉田滴灌主管道去年秋天就鋪好了,但因棉田周邊地下30米都是石頭,無法打機井,通過協調,計劃將機井位置調整到鄰村,明年可實現大面積滴灌﹔文化室設計圖紙已經繪制出來了,近期可動工﹔5公裡硬化道路路基和橋涵已經完工,馬上可以鋪柏油﹔5戶困難戶的住房6月18日開始改造,總共需要投資7萬元……

  除此以外,通過取締地下講經點,13名兒童已經重返校園。目前全村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亞生江還組織村裡的維吾爾族農民到本村漢族植棉能手地裡參觀,通過典型引導少數民族農民更加注重科學種田。

  考慮到亞生江年逾六旬,每天從家裡到村裡來回跑不方便,鎮領導曾經提出給他配一輛工作用車。亞生江當即謝絕。他說:我自己不會開車,鎮上給我配車還得配駕駛員,還不如把這筆費用節省下來用於村裡搞建設。

  2012年4月,他掏3700元買了輛電動自行車,每天騎車到村裡上班。入冬以后,天氣越來越冷,騎車不太方便了,亞生江就改乘市區通往巴亞爾布拉格村的101路公交車,一趟2元錢,每天來回不過4元錢。

  “我自己沒什麼困難,我的家鄉(巴亞爾布拉格村)還有很多困難。我要是每天坐著小汽車到村裡上班,把頭昂得高高的,和老百姓就疏遠了。”

  告別亞生江時,記者問他:你是享受副縣級待遇的退休干部,到這裡來當村支書,會不會感到“屈才”?亞生江顯然不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問題,他的回答很簡潔:我只是覺得自己吃這裡(巴亞爾布拉格村)的饃饃長大,有義務為老百姓實實在在辦點事。(記者朱必義通訊員楊永華)

(責編:吳斌、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