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綜合報道

兩段夢緣鄉鎮情

陳 勇(作者單位:中共廣東省委組織部)
2013年07月08日15:20   來源:南方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去年二月,響應組織號召,借著挂職機會,我又回到了夢牽魂繞的農村鄉鎮工作。

挂職期間,我與農村干部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還學著同講當地方言。我盡量利用更多的時間,到農民群眾中去,與他們交朋友、結親戚,從他們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我全力以赴為群眾鼓與呼,協助有關部門幫助他們修路、筑橋、建文化活動中心……特別是在開展征地拆遷過程中,既要盡快完成征地拆遷任務,為重大工程項目打好基礎,又要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利益,因此經常利用晚上的時間和節假日,深入細致地做群眾的思想工作,在這一過程中,自己的思想也得到升華,能力得到錘煉。我深知,自己付出的雖然微不足道,卻是在為村民共筑“中國夢”添磚加瓦。“中國夢”是每個中國人的夢,需要大家共同奮斗。在農村,這樣的奮斗實在而具體。如一位農民企業家,為了方便鄉親在家門口就業,放棄了外出辦廠擴大再生產的機會﹔一些種養戶主動聯系貧困家庭,送種苗、技術、資金幫助困難群眾共同致富﹔一些愛國華僑心系桑梓,捐資建學校、醫院、敬老院……他們都在以自己的行動踐行著“中國夢”,讓鄉親父老富裕安康!這,也是我心底深處的期盼,夢想藍圖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所描繪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我出生在農村,成長在基層,對農村有著深切的眷戀,對農民有著深厚的感情。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大學畢業后分配到家鄉的一個鎮政府工作,鎮裡大部分是農民,祖祖輩輩依賴農業生存和繁衍。我剛到鎮裡工作時,發現有一個村每戶過端午節的日期不盡相同,從農歷五月初一到初五都有,覺得很奇怪。原來裡面有個令人痛心的緣由。小鎮因地勢低窪,四面環水,經常會受洪澇侵襲,很久以前的端午節前夕,一場洪水把村邊的堤圍沖毀了,村民到處逃亡,洪水退后,村民陸續回家,或是驚慌失措間把日期忘記了,或是為了劫后余生的紀念,村民分別把剛回到家的日期作為過端午節的日期,代代相傳便形成了習慣。很快,我親身體會到洪澇災害的可怕。第二年夏天,強台風夾著暴雨,沖垮了江邊的堤圍,近萬畝水稻被淹沒,幾百間房子損毀,一千多農民流離失所。當時我一直奔走在抗洪搶險第一線,連續兩天兩夜沒休息,最后累倒在搶修好的堤圍上。那時我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夠把農村的堤圍加高加固,讓農民群眾不用擔心洪水的威脅,讓他們的生命財產得到保障。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我的工作崗位歷經鎮、區、市、省四級機關的變化,不變的是對農村鄉鎮的深情。兩段鄉鎮工作夢,時間不同,身份不同,責任不同,夢想也不同。在家鄉的小鎮,我的夢想比較單一、具體﹔挂職任鎮領導,責任增大,夢想更加全面、宏觀。我剛工作的小鎮夢想早已實現,而且隨著城鎮化的推進,農民的生活越過越紅火。挂職鄉鎮的夢想,伴隨著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富裕的步伐,正一步步得以實現。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夢圓時分,我要回去與農民朋友把酒言歡、舉杯同慶。

(責編:吳斌、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