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綜合報道

科學重建生態雅安 奮力實現偉大“中國夢”

2013年07月04日08:45   來源:四川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4·20”蘆山強烈地震后,在通往蘆山縣的路上,愛心大媽鄒光芹給參加救援的戰士送雞蛋。

       

“4·20”蘆山強烈地震后,幸福生活仍在繼續。

 

     雅安城市全景。

     

災區小朋友的夢想。

 

       4月20日,蘆山強烈地震發生后,雅安市委主要領導第一時間趕赴蘆山龍門鄉。

  從5年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到今年的“4·20”蘆山強烈地震,雅安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不屈地迎接大自然給予的一次又一次挑戰。

  “‘4·20’蘆山強烈地震震垮了我們的房屋,破碎了我們的家園,但是153萬雅安人民重建美麗新家園的信心從未坍塌,雅安人民堅持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心從未動搖,雅安人民的生態夢依然美麗……”

  失去夢想,生活將瞬間失色;失去夢想,人類將失去飛翔的翅膀。在全省開展 “實現偉大中國夢、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主題教育活動之際,雅安震不垮的“中國夢”終將夢圓,重建美好新家園的夢想必將實現。

□王飛 圖片由雅安市委宣傳部提供

“生態夢”崛起新雅安

雅安,一直有個生態夢

  青山綠水是雅安的標志。

  雅安森林覆蓋率62.5%,是長江上游的重要生態屏障,是名副其實的“生態天堂”。這裡的茶葉制出的藏茶、蒙頂山茶,香飄茶馬古道兩千多年﹔這裡最早發現大熊貓,之后中國的“熊貓文化”享譽世界。

  雅安,一直有一個夢——建國際生態城,發展生態經濟。

  與其說是“夢”,不如說雅安一直探索、實踐著“生態事”——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撤地設市13年以來,生態旗幟始終高高飄揚在雅安跨越發展的征程之上,堅守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底線,形成了全市153萬人民的生態建設共識。

  2012年,雅安市寶興縣作為中國唯一縣級單位,參加了聯合國環境署舉辦的第十一屆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會議。綜合生態系統管理“寶興模式”成為綠色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的成功案例;雅安被列入全國13個生態文明示范工程試點的地級市,也是全省唯一的試點市。“4·20”蘆山強烈地震,震碎了雅安的山河,卻沒有震垮雅安的“生態夢”。

  在生態新村建設中,雅安從區域自然地理、現有產業基礎等實際情況出發,因地制宜,深入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配套推進公共服務。一批批充分體現田園風光和雅安特色的示范性生態村落,成為一個個夯實的生態細胞。

  雅安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搞發展,絕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在雅安投資的項目必須是環保、低碳可持續發展的項目,否則再好的項目雅安也拒之門外……雅安盡最大的努力,保護著一塊上天賜予的生態寶地。大自然也給予了雅安回饋——面對災難,生態筑起保護屏障。

  地震后的20天,雅安市委書記徐孟加就說,雅安在災后重建中將把生態修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這基於雅安是四川和長江上游最好的生態屏障;是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的民族和諧、民族文化交匯的地區,是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保障式屏障;是山區、經濟欠發達地區、各縣區都遍布紅色的革命老區,是紅色屏障——雅安獨特的地理位置賦予了它偉大而艱巨的使命,必須保護好這裡的生態環境。

  當前,在雅安大地上,一場整治破碎山河、重筑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大會戰”已打響;在雅安大地上,堅持將生態文明建設貫穿於災后恢復重建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過程,立足於生態屏障建設的“大會戰”激戰正酣!

  在不久的將來,雅安必將山更綠、水更清,長江上游綠色生態屏障必將更加牢固。雅安,必將成為全國和成渝經濟區生態城市建設的典范和樣板!

雅安,一直圍著生態轉

  在全市上下奪取抗震救災階段性重大勝利,轉入過渡安置階段、規劃籌備災后恢復重建的時期,5月16日,市委三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為全市各族人民戮力同心,奮力奪取抗震救災的全面勝利,為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勾勒出了“生活更富裕、生態更優美、產業更現代、城鄉更協調、社會更和諧的幸福美麗新家園”的藍圖。

  全會的一大亮點是,堅持將生態文明建設貫穿於災后恢復重建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過程。

  生態於雅安,有著深刻內涵。

  歷史文化繁衍。徐霞客在丙子(崇禎九年)九月(即1636年9月)把足跡留在雅安。令人納悶的是:第四紀冰川之后,連最凶猛的劍齒虎也都倒下了。為什麼在動植物生命史的馬拉鬆大賽中,大熊貓跑了800多萬年后,在雅安寶興存活下來。

  紅色文化傳延。當年紅軍長征的足跡,遍布今天雅安的石棉、漢源、滎經、天全、蘆山、寶興縣和雨城區、名山區每一個縣區。“4·20”蘆山強烈地震震中蘆山縣,是當年中共四川省委駐地。

  民族文化融合。雅安有藏、彝、羌、苗、回族和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侗族等近40個少數民族成分,背靠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涼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如同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一把“大扇子”,面向成都平原成為陸地進出藏咽喉。北京至昆明高速公路的雅安至西昌(涼山州)段,成為南北進出川大通道。

  雅安人感恩生態,在災后重建中更珍視生態。

雅安,一直在圓生態夢

  災后恢復重建,雅安將走怎樣的路子?

  5月13日至14日,省委十屆三次全會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共四川省委關於推進蘆山地震災區科學重建跨越發展加快建設幸福美麗新家園的決定》。會議提出了“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體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的重建目標,把雅安建成生活更富裕、生態更優美、生產更現代、城鄉更協調、社會更和諧的幸福美麗新家園。

  5月16日,在市委三屆六次全會上,審議通過了《中共雅安市委關於科學重建跨越發展為與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的決定》。會議提出,堅持將生態文明建設貫穿於恢復重建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過程,走有區域特色的生態立市可持續發展之路。

  從省上到市上,“尊重自然、統籌兼顧”,“保護生態、綠色重建”被反復提及,生態立市道路毫不動搖。

  這恰恰切合了雅安的實際。“4·20”蘆山強烈地震發生之前,雅安正昂揚在國際化區域性生態城市的建設道路上。面對地震造成的嚴重自然環境損毀,雅安在災后恢復重建中將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凸顯雅安生態特色,推進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以人為本、尊重自然,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科學重建。

  從“5·12”汶川特大地震到“4·20”蘆山強烈地震,災難讓雅安人明白,必須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與自然界交朋友。川西地區是自然災害多發地區,這是無法改變的客觀現實,但要適應當地的地質和地理環境,按照科學重建的原則,雅安在災后恢復重建中將發展綠色經濟,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雅安人民希望,災后重建中,雅安的建筑將執行國際最先進的綠色建筑標准,提高防震標准,建筑更安全。雅安的青山綠水得到更好的保護,雅安的大熊貓、蒙頂山茶引來八方來客,生態旅游紅紅火火,雅安,更平安!

  雅安人民還希望,爭取國家生態補償政策,支持雅安發展,發揮更大的生態資源價值,促進生態建設產業化,真正走上一條有區域特色的生態科學持續發展道路,讓雅安人民更幸福。

  雅安人民的生態夢,毫不動搖。

抗震救災創造“雅安速度”

  在“4·20”蘆山強烈地震抗震救災前一階段,處處閃耀著中國力量的光芒。

  在搶險救援、過渡安置工作中,雅安借鑒“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災經驗,“迅速、有序、科學、高效”開展應急搶險,取得了階段性重大勝利。

  一是迅速。從中央到地方,黨、政、軍迅速啟動應急響應程序,快速反應,為抗震救災打下了堅實基礎。在震中,蘆山、寶興縣消防官兵立即就地、就近投入搶險救援。震后10分鐘成都軍區抗震救災指揮部成立,震后20分鐘武警四川總隊緊急出動1200人奔赴災區,軍隊第一時間緊急出動7000多名官兵展開救援,震后一小時內,國家、省、市三級地震、交通、公安、民政、衛生等救災各部門全部到位……地震發生當天,共有166支救援隊伍進入災區。災區迅速聚集了2.4萬多名搶險救援人員、1.1萬多名醫療衛生人員。

  二是有序。指揮系統的統一有

  序,是確保高效救災的關鍵因素。救災現場實行統一指揮、統一調度,各方救援力量形成大力協同、密切合作機制。創新創造了“三級合一”的高效指揮機制。省指揮部是司令部,市縣是行動部﹔省指揮部是決策部,市縣是實施部﹔省指揮部是真正的指揮部,市縣是執行部。堅強有力的統一領導、科學高效的統一指揮、周密有序的統一部署,引領抗震救災有力有序科學高效推進,引領雅安人民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奪取勝利。基層創新創造了部隊和地方對接機制。部隊領導駐村兼任村支部副書記,駐鄉鎮兼任鄉鎮黨委副書記,供和需在一個黨組織,時間和空間上無縫對接、高效運轉。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民兵預備役等救援隊伍沖鋒在前,公安、交通、民政、衛生等部門各司其職,災區各級黨委、政府日夜奮戰,為抗震救災工作提供了堅強保障。

  三是科學。這次抗震救災最大的特點是強調科學施救,不靠人海戰術,靠精確定點、精准救援。高技術裝備為科學決策和科學施救奠定了重要基礎。地震發生1小時53分鐘后,海軍遙感飛機便緊急起飛赴蘆山上空執行空中遙感探測任務﹔地震發生當天,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動用5架無人機,獲取災區高分辨率低空影像﹔地震5個多小時后,第一張預估地震烈度圖繪制完成,抗震救災有了“救命圖”。專業力量是科學救援的基礎,大大提高了救災的效率和效果。參與地震救援的國家救援隊和公安消防地震搜救隊,都配備了防護、偵檢、搜索、破拆、頂撐、照明、通信、救生8大類60多種救援裝備。地震24小時內,他們完成了對震中蘆山縣所有鄉鎮的第一輪搜救。黃金救援期內,他們共搜救遇險被困人員165人,其中生還150人。同時,應急評估專業人員、專業規劃隊伍都是第一時間進入災區開展工作。

  四是高效。在一套科學的應急機制支撐下,抗震救災的質量和效果越來越好。救援:累計從廢墟中搶救出群眾605人,收治傷病員2萬多人次。交通:震后16小時,蘆山縣所有鄉鎮可繞行到達的生命通道打通﹔震后30小時,省道210線蘆山至寶興公路打通﹔震后77小時,蘆山、寶興縣所有鄉鎮道路全部搶通﹔震后第四天,寶興縣9個鄉鎮55個村、蘆山縣9個鄉鎮40個村的通村公路基本搶通,“生命線”工程基本恢復。醫療:地震發生24小時內,醫療隊覆蓋蘆山、寶興兩個重災縣的11個鄉鎮,48小時覆蓋到14個鄉鎮,集中傷員、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最大限度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殘率。物資:距離地震剛剛過去3小時,震中蘆山縣城救災物資發放工作已經開始。供電、供水、供氣、通信、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第一時間恢復,確保了災區群眾基本生活需求和應急工作需要。同時,及時處置毀損房屋,發放遇難者撫恤金和城鎮居民過渡安置費,搭建帳篷和復課活動板房。

科學重建 生態雅安

——對話雅安市委書記徐孟加

  問:雅安是如何開展“實現偉大中國夢、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主題教育活動的?

  答:“4·20”蘆山強烈地震是全省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的重要背景之一。

  雅安市從活動一開始就圍繞抗震救災來謀劃活動、組織活動、檢驗活動、創新活動。

  一是活動主題緊扣抗震救災。市委將活動的開展圍繞抗震救災這一當前全市最重要的任務來謀劃,將活動定位為“實現偉大中國夢、重建美好新家園”主題教育,自我加壓,主動加碼,把省委確定的2個月左右時間,延長到2至3年。

  二是活動步驟緊扣抗震救災。市委提出主題活動以“火線”作課堂,把棚戶當教室,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黨的十八大精神、黨中央領導“中國夢”論述及中央、省委領導對抗震救災的一系列指示為教材,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向先進典型學習,自我教育、組織幫教、相互教育,比實踐本領、比駕馭復雜局面能力、比解決群眾具體困難的辦法點子。

  三是活動檢驗緊扣抗震救災。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大力弘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雅安精神和瀑電移民工作大會戰精神,把完成過渡安置作為主題活動啟動實施階段的直接檢驗。堅持把主題教育活動激發的活力轉化為推動過渡安置的合力,把主題教育活動的具體成果體現在加快過渡安置和災后恢復重建的成效上,強化主題教育活動的科學性、有效性、針對性和實踐性。

  圍繞抗震救災進行的主題教育活動,我們完成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任務的時間、質量、效果全面超越以往的抗震救災水平,實現了迅速快於以往、有序好於以往、高效優於以往、科學勝於以往。

  問:雅安已經進入災后恢復重建階段,在此關乎雅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福祉的重大時期,雅安有什麼樣的考慮?

  答: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蘆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並明確提出科學評估、科學規劃、科學重建的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充分依靠和發揮災區廣大干部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主人翁精神,充分借鑒汶川、玉樹等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的成功經驗,為重建雅安美好新家園,奪取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的全面勝利,為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經過考慮,我們制定恢復重建的原則是科學重建、民生優先、安全第一、保護生態、創新機制,重建目標是戶戶安居有業、民生保障提升、產業創新發展、生態文明進步、同步奔康致富。在空間布局上,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綜合評價,按照主體功能區規劃,科學進行重建分區,優化城鄉布局,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為重建選址提供依據。在居民住房和城鄉建設方面,科學編制城鄉建設規劃,與新型城鎮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推進居民住房恢復重建和城鄉建設。居民住房恢復重建要充分尊重居民意願,注重安全、實用、省地、美觀,突出地域特色和民族傳統風貌。

  問:如果給雅安描繪一個“中國夢”,您認為應該是怎樣的?

  答:對於雅安來說,我們是用科學重建來實現“中國夢”。

  我們的“中國夢”是美麗家園夢,即以科學規劃為引領,首位實施城鄉居民住房重建、高品位重建城鎮體系、高水平重建社會主義新農村、高標准重建公共服務體系、高性能重建基礎設施、高起點實施產業重建、高質量進行生態重建,使雅安大地“舊貌換新顏”,讓受災群眾“居者有好屋”。

  我們的“中國夢”是災區跨越夢,即全面實施“三大發展戰略”,以產業重建實施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以城鄉重建實施“兩化”互動、城鄉統籌發展戰略,以創新重建的體制機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而實現“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體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的目標,加快崛起一座區域性中心城市。

  我們的“中國夢”是家鄉生態夢,堅持綠色、生態、可持續的發展理念,發揮雅安生態優勢,突出“生態重建”特色,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修復治理、生態文明示范工程試點市建設和低碳城市發展,打造全國災區生態重建和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的樣板,把雅安建設成為一座國際化區域性生態城市,在廢墟上率先步入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責編:吳思瑤、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