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干部論壇

“江西夢”: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江西財經大學黨委書記 廖進球
2013年06月17日14:35   來源:江西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了“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其中之一便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必由之路。實現中國夢,離不開全國人民的努力奮斗。從江西實際出發,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最好答卷就是甩掉“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帽子,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就是當前最大的“江西夢”。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省廣大干部群眾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堅持改革開放,不斷開拓進取,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明顯進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斷躍上新台階。但同時也必須清醒地看到,我省經濟欠發達的現狀仍未得到根本性改變,經濟社會發展與發達地區相比有較大差距。改變這種落后面貌是4500萬井岡兒女共同的心願。簡言之,就是要通過7年至8年的艱苦奮斗,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要實現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對我省來說,最具影響力和挑戰性的因素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收入總量的增長。我省GDP總量到2020年需要突破2萬億元,平均每年增速不低於10%,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增長率也要達到10%左右。要在未來幾年中保持這兩個10%的增長,決不是易事。二是發展質量的提高。我省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要顯著提高,2020年要突破5000億元,力爭達到6000億元﹔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要顯著提高,力爭達到50%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要顯著提高,力爭達到35%。這三個影響發展質量指標的顯著提高將使我省的發展水平邁上一個新台階。三是創新能力的提升。關鍵是科技創新能力要不斷增強,要集中科研力量突破一批產業發展急需的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R&D(即研究和發展)經費佔GDP的比重要超過2.2%。四是要素資源的活力。經濟發展的數量增長和質量提高、創新能力的提升都離不開要素資源的活力。從總體上看,我省的要素資源較沉悶,資本要素不活躍,實體經濟的投融資能力較弱,資本擴張的沖動小﹔人才要素不足,尤其是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奇缺,具有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較強能力的高級工程師嚴重不足,開拓創新、馳騁國內外競爭舞台的優秀企業家較少,大學培養拔尖人才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不下大力氣激活上述這些要素資源,實現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將阻力重重。為此,當前我省應重視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繼續堅持做大經濟總量的戰略不動搖

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做大總量,堅持在集約、節約利用資源中求發展,在保護、改善生態環境中謀崛起﹔在調整結構中做大總量,堅持協調發展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協調推進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協調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在創新驅動中做大總量,堅持推進科技創新、體制創新、管理創新、協同創新,全方位提高區域創新水平,促使創新成為區域發展的靈魂﹔在尋找新增長點中做大總量,堅持不斷挖掘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部門,以及具備高速成長條件的經濟發展空間﹔在擴大投資中做大總量,堅持投資拉動不放鬆,積極推進有效需求,進一步擴大出口,形成“三駕馬車”共促江西經濟騰飛的局面﹔在改進作風中做大總量,堅持以大開放推動大發展,加大政府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樹新風、倡正氣,為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創造良好的氛圍。

加快投融資體制機制創新的步伐

我省經濟發展要保持較高增速,就必須在相當長時期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2011年,我省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突破萬億元大關,進入投資大省行列。這萬億元投資的產出能力如何,盈利水平多高,資金回報率是否達到較高水准,配套及后續資金供給是否能滿足投資,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深入調研並作出科學的評價。當前尤其需要進一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和投融資機制創新,使之能適應萬億元投資的配套資金、后續擴張和資本流動的需要。此外,黨的十八大以后,我省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新型城鎮化的大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金融支持,這也需要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推動投融資機制創新。為此,我省首先應完善金融辦的功能,抽調懂經濟、懂金融、懂資本運作的專業人員充實金融辦,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統一協調全省金融工作,穩步推進金融工具創新。其次要用好信貸政策,尤其是小微企業支持政策、金融投保政策等,進一步做大間接融資盤子。要改變目前大企業主要依賴銀行融資和小微企業很難依靠銀行融資的現狀,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體制,形成市場化、多層次、廣覆蓋和可持續的金融支持體系。再次要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通過企業上市、私募股權投資、風險投資等多種形式,提高股權性融資比重,鼓勵以資本為紐帶的並購重組,有步驟地擴大企業債券,充分運用BOT、BOO、BTO(均指個人和社會資本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方式)等項目融資方式,迅速做大直接融資規模。

加大科技創新步伐,助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科技創新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動力。我省經濟發展最薄弱的因素是科技創新能力較低、R&D經費較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寥寥無幾。從目前統計的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來看,高科技產品比重並不大。我省應努力構建以企業為核心、以人才為依托、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推動產品創新升級。其一,應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和前沿技術研究,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重點在於設立重大科技專項,支持關鍵技術研發,盡快建立成熟技術標准。比如,集中力量對新材料、高純硅、多晶硅、超級電容、半導體照明、動力電池、航空元件等一批關鍵技術進行攻關,爭取實現重大突破。其二,加大企業研究開發的投入力度,建立由骨干企業牽頭組織、科研機構和高校共同參與實施的有效機制,爭取用3年至5年時間建成各類產業的國家級或省級創新平台和技術中心。比如,與清華大學、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等科研院所及多家新材料企業進行深度合作,組織成立江西省新材料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其三,完善科技成果產業化機制,加大實施產業化示范工程力度,推進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和產業集聚發展,將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其重點在於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目前,我省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亟待加強,應加快推動產業集聚區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加強知識產權數據庫配套、技能培訓、管理咨詢、維權援助等服務,推動建立產業集聚區知識產權戰略支持平台。

深化人才管理體制改革,為經濟發展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持

人才是一切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証。江西素有“人杰地靈”之稱,人力資源非常豐富,但由於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同時存在人才體制機制障礙,導致優秀人才的儲備不足,人才外流較多、回流較少。在江西經濟進入起飛階段的今天,人才不足表現尤為突出,能掌握領先核心技術、扎根紅土地研發的高科技人才,能將先進技術迅速轉化為生產力的高級工程師人才,能馳騁國際舞台、引領產業方向的企業家人才,能培育德才兼備優秀人才的大師、名師都十分缺乏。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深化人才管理體制的改革。首先,要切實落實科教興省和人才強省戰略,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讓各類人才生活得更有尊嚴、更能受到社會公眾的尊重和愛戴。其次,要在全省上下營造“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環境留人、領導形象留人”的“五留人”機制,充分挖掘在贛各類高層次人才的潛能,讓他們事業順心、工作安心、生活開心,自願自覺為江西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才華。第三,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打造吸引人才的新機制,進一步改革職稱審批機制和編制控制辦法,實行股權激勵機制,加大對優秀人才的獎勵和支持力度。第四,要為優秀民營企業家創造更加有力的發展環境,放寬壟斷行業和公用事業進入門檻,讓他們獲得平等的參與機會、平等的競爭資格,主動為他們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進一步提高優秀民營企業家的社會地位。

建立資源、環境管理新機制,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制度基礎

資源和環境問題是困擾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兩大難題,各國都在探索資源、環境管理的新機制。我省已進入工業化中期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建立資源、環境管理新機制尤為重要。資源、環境管理機制改革的重點是從約束性指標、行政性控制為主的管理模式,轉變為以明晰產權、責權配備、市場運作、經濟補償、稅收調節為基本特征的新機制。應推進資源要素產權改革,實現資源產權多元化,形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集體、企業、個人等共同持股的產權結構,建立資源產權交易制度,政府重點控制戰略性資源,制定國土資源開發利用規劃,擴大資源稅征收范圍和提高稅率,通過稅收杠杆調節資源開發利用方向﹔改革資源類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建立反映市場供求、資源稀缺性及代際公平要求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建立環境產權制度,合理界定不同地區、企業及個人的環境產權,包括受益權、排污權等,構建排污權有償交易制度,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推進排污許可証和碳排放許可証交易市場化,征收排污稅﹔建立資源環境管理責任機制,合理界定各級政府在資源開發利用、環境保護治理方面的責任,嚴格責任追究制度﹔建立資源開發利益共享機制,合理確定資源地區對於屬地資源一定比例的收益權,使之能夠從資源開發利用中獲取與環境保護、資源管理責任相對應的利益﹔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政府應設立生態補償基金,將資源稅和排污稅收益主要用於生態補償,對那些資源保護好、生態環境好的地區要給予重點補償,從而實現生態保護的可持續性。

(責編:吳斌、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