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綜合報道

訪談:吳永恆嘔心瀝血傾注中國外宣事業

2013年06月03日09:45   來源:新華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新華國際訪談。今天新華社國際部鄭建東和外事局閻濤做客新華網訪談間和我們共同懷念一個人。他,嘔心瀝血把生命最后的光輝都奉獻給中國的外宣事業,他的追悼會墨西哥總統和前總統敬獻了花圈,出席者超過200人,這在當地華人十分少見。他就是新華社國際部原副主任、新華社外事局原副局長、新華社拉美總分社原社長、中國外文局拉美分社社長吳永恆。他因病於2013年3月18日在墨西哥城去世,享年68歲。

  主持人:鄭老師,您和吳老師是國際部的同事,他給您留下什麼印象?

  鄭建東:我們同事都喜歡叫他老吳,雖然共事時間不是特別長,但對他的印象十分深刻。老吳工作起來事無巨細、親歷親為,他一生為外宣工作嘔心瀝血,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老吳給我印象最深的一點就是他特別愛鑽研,對什麼東西都有興趣。包括他去哪個地方,哪條路更好走、不堵車,他都會留心。去哪裡參觀瀏覽他也都會關心當地的歷史。作為記者,這種處處留心、積極探索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我們看了一些吳永恆老師的事跡報道,尤其是在2009年,墨西哥爆發流感,年過六旬的吳永恆目睹疫情所帶來的恐慌,依然堅守工作崗位。可以想象在國外工作的重重困難和艱苦。鄭老師,您曾在分社工作,可不可以談談像吳老師這樣的新聞工作者在國外工作有多麼困難?

  鄭建東:2009年那次疫情確實比較嚴重,墨西哥採取了很多隔離措施,整個新華社以及在疫區工作的記者都堅守崗位,堅持了大概差不多兩個月,后來疫情才慢慢平息,很艱苦。這種情況雖然比較特殊,而且現在工作條件也比以前好得多,但的確存在不少困難,尤其是一些小的分社,隻有一個記者,他們需要報道,需要管理,並且還要自己料理生活,確實比較艱苦。

  主持人:閻濤老師,您是負責海外分社管理的,在這方面可能對吳永恆老師在海外工作的困難感觸更多一些。

  閻濤:我記得老吳當時在外文局《今日中國》拉美分社工作,他本來說是要回國開會,之前我們通過電話聯絡過,知道他要回來。突然有一天接到他從上海打過來的電話。他說:小閻,我現在在上海。我說,老吳您怎麼跑到上海去了?他說,我現在正在被隔離。因為當時疫情非常嚴重,從墨西哥到中國的航班所有乘客下了飛機以后都要隔離。他當時跟我描述,整架飛機都是滿滿的,包括墨西哥人、中國人,還有其他國家的乘客,都統一被隔離到賓館。因為老吳的西班牙文非常好,對中國的情況熟悉,所以他當時在航班上就充當了翻譯的角色,包括向很多同胞解釋採取隔離的必要性。因為有些人情緒也比較激動。所以他當時給我打電話時候,給我印象很深的是他自己很高興,說從來沒有下飛機有過這麼高的待遇,專車專人陪同到指定的地方,一日三餐全部是免費。

  2013年5月28日,新華社外事局閻濤做客新華網訪談間。郭小天 攝

  主持人:面對這麼嚴重的疫情,吳老師還是這麼的樂觀。

  閻濤:是的,他比較樂觀,我后來看到其他媒體採訪他的一些報道,因為當時是飛機上唯一一個曾經做過記者的乘客,一些媒體,包括上海一些媒體對他進行了採訪。我感覺他當時是既沉著冷靜,又非常樂觀,對突然發生的這種情況能夠游刃有余地協調乘客、機組、航空公司以及方方面面的,來妥善處理好這件事情。所以我覺得當時許多報道也都提到了他,給我的感覺就是他在新華社這麼多年的工作中,確實鍛煉了很強的應變能力,以及面對突發事件時的處理能力。

  主持人:吳永恆老師曾經擔任外事局副局長,閻老師請您談談您和吳永恆在外事局工作期間給您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閻濤:那時候我們算是比較年輕,我從國外常駐回來以后,調到外事局工作,老吳是我們的直接領導,他主抓海外分社工作。我感覺:第一,他能夠比較好的把我們的外宣政策和國外的一些情況結合起來。搞外宣是要非常細致的,要“潤物細無聲”。所以新華社的對外宣傳工作主要是兩大方面:一是我們的海外分社,通過我們的海外分社源源不斷的向總社傳遞回當地的消息,通過總社再播發給全世界的用戶。另一方面就是我們新華社自身的對外宣傳,因為作為一家媒體,自身對外宣傳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覺得老吳一方面非常重視海外分社的建設工作,包括關心、愛護這些海外工作的同志,特別是年輕同志。另一方面,他也非常重視注重利用各種機會、各種場合提升新華社作為一家國際媒體的影響力。

  2013年5月28日,新華社國際部鄭建東做客新華網訪談間。郭小天 攝

  主持人:吳永恆老師1970年進入新華社工作,長期駐外,他足跡遍布拉美所有國家。在外人看來,他這一生風光無限,但實際上卻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痛苦甚至是生命危險。吳永恆甚至飽嘗了遠離家人的孤獨和痛苦。

  鄭建東:是的。吳永恆同志曾經兩次擔任拉美分社的社長,確實為新華社新聞專線的發展,以及退休以后整個外宣工作作出了大量工作,作出了很多貢獻,很多事情他都非常認真細致,甚至親自開車帶著經理跑用戶、搞落地,克服了很多困難。尤其是以前拉美對華並不那麼友好,搞落地工作是很艱難的。但是老吳認真細致、堅韌的精神為新華社打開了局面,發展也很快,他也作出了很大貢獻。

  新華社記者在海外工作會碰到很多困難,很多新聞工作者都是一人出去,家人都在國內,既是要求工作,還要克服分離的這種痛苦,還要把工作做好,這方面的情況確實是外人難以想象的。

吳永恆採訪坎昆氣候大會時往會場搬送雜志。資料照片

  吳永恆採訪坎昆氣候大會時往會場搬送雜志。資料照片

  主持人:的確是這樣。我曾讀到吳永恆老師的一篇文章,其中寫道:“一個駐外記者往往要付出許多犧牲。我的孩子出生時,我正在巴拿馬,幾個月之后才知道他已經來到了世上。當我在多米尼加共和國採訪時,我的老母親病重。回國后我才知道她已經不在人間。”“子欲養而親不在”的確是人生一種莫大的痛苦。

  閻濤:我從和老吳的接觸中能夠深深的感受到他對新聞和拉美這種愛,他的西文非常好,他當時是在古巴留學。我記得就是到了快退休的時候,他還能大段的背出來當時古巴領導人的講話。我想,對一個國家,對拉美地區的這種熱愛,可能是促使他克服重重困難,包括家人分離等等這種困難的精神動力。他對拉美的那種愛,我感覺就像愛自己的第二祖國一樣。對駐外同志來說,確實很多都要面臨各種問題,長期駐外都要克服方方面面的困難。我感覺現在從大的環境來說,因為政策在不斷改革,不斷利好,現在有很多政策能夠解決夫妻異地分開、子女等等這些情況,我覺得通過不斷的改革和完善,新華社給駐外同志創造出更多的保障,讓大家這方面盡量減少后顧之憂。

  主持人:是的,老一輩的外宣工作者的確吃了很多苦,克服了重重的困難。生命固有終點,那麼吳永恆的這種愛國奉獻、國家利益至上、無私忘我的崇高精神,對年輕一代的啟迪和教育意義是無盡的。

  鄭建東:老吳應該說把大好的年華都奉獻給了中國的外宣工作,他這種忘我的精神確實值得我們學習。特別是現在新華社大力建設海外建設,加強國際影響力的情況下,年輕同志更需要要向老同志學習,付出更多努力,做好工作。

  閻濤:我覺得首先年輕同志,一要把心放得更沉一些。外宣工作是非常復雜的工作,首先要求語言要好,外語、中文這兩方面都要好,因為外語要求你看得懂、講得明白,中文要好是指你要把聽到的、看到的寫得清楚,所以對語言的要求很高。

  第二,對政策的熟悉。也就是說你常駐一個國家,到一個地方常駐一段,對這個國家、對這個地區方方面面的政策、方方面面的情況要比較熟悉,同時你還要對國內的一些政策也要比較熟悉。我個人認為,外宣工作來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工作,它不是簡簡單單的翻譯,所以我覺得年輕同志要把語言、把基礎性的工作打牢。老吳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西班牙語非常流利。年輕同志一定要有理想,現在講做一項工作要有事業和職業的區別。外宣工作如果按職業劃分應該是新聞工作者,但是按事業劃分,就是要把我們中國介紹給世界,把世界介紹給中國。所以現在年輕人一定要有理想,像吳老師一樣,他的理想是把拉美介紹給中國,讓拉美認識中國,所以他一直抱著這樣的理想在工作,有理想、有動力,我們才能把每一件事情做好。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謝兩位和我們一起來回憶吳永恆老師生前的先進事跡,讓我們認識了一個平凡當中不平凡的外宣工作者普通的又不普通的形象。最后讓我們一起記住吳永恆這樣一個人,讓我們一起記住他帶給我們的感動。謝謝大家,再見。

  (總策劃:田舒斌 策劃:劉加文 終審:常燁 主持人、編輯:閆帥南)

(責編:朱書緣、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