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源
2013年03月31日08: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中非普通民眾和諧相處的涓涓細流,匯集成了中非友誼的汪洋大海。非洲是希望的大陸,正處在大發展的起飛階段,中非合作正當其時
“我們的先人是中國人。”
“幾百年前,從東方來的大船觸礁沉沒,我們的先人登上了這個島嶼。后來,再也沒有大船來過,他們便在島上定居下來,與當地人通婚,一代又一代,直到今天。”
老媽媽自稱是鄭和船隊水手的后裔,住在肯尼亞帕泰島上的西玉村,而她的女兒夏瑞福在萬裡之外的中國。夏瑞福已在中國生活了7年,正在中國政府的資助下攻讀南京中醫藥大學的中醫碩士學位。
老媽媽和夏瑞福與中國的血緣親情是中國和非洲友好交往源遠流長的鮮活見証。1413年,鄭和船隊第一次抵達肯尼亞海岸,到今年正好600周年。中非人民友誼代代相傳、日益深厚,中非友誼之樹根深葉茂、碩果累累。
兩年多來,我幾乎走遍了肯尼亞的每一個角落。從內羅畢、蒙巴薩這樣的大城市到維多利亞湖邊的偏遠小山村,從馬賽馬拉的大草原到肯尼亞山腳下的紅茶種植園——每到一處,我都切身體會到肯尼亞人民對中國人民發自內心的歡迎、友好和熱情。
很多肯尼亞人用漢語“你好”和我打招呼,臨別時用漢語跟我說“再見”。導游用漢語介紹野生動物和風景名勝。餐館服務員用漢語介紹菜肴。學生說想去中國留學,學成后回到當地中資企業工作。商人用簡單的漢語說他們想去中國廣州採購貨物。
“向東看”,非洲大地涌動熱潮。這既是非洲國家的戰略抉擇,也是非洲人民的由衷心聲。在肯尼亞,無論是90多歲的前總統莫伊,或是即將卸任的現任總統齊貝吉,還是剛剛當選的候任總統肯雅塔,都對中國情有獨鐘,把中國看作非洲的真誠朋友。他們一致認為,肯尼亞等非洲國家應同中國加強合作,借鑒中國的成功經驗,走出一條符合自身特點的發展道路。
“走進非洲”,也是中國的時尚和潮流。兩年多來,我親眼目睹了中國人民與非洲人民結下不解之緣的許多感人故事。
來自南京農業大學的劉高瓊教授在肯尼亞埃格頓大學教書育人16年,為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等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農業技術人才,可謂“桃李滿非洲,贊譽不絕口”。他還與一位肯尼亞女士建立了幸福的家庭,養育了3名可愛的女孩。劉高瓊說,肯尼亞是他的第二故鄉,他要傾其一生,用中國的農業技術幫助非洲朋友。
更有中國人隻身生活在茫茫的非洲大草原,從事野生動物保護。他甚至把名字從中文的“卓強”改成了斯瓦希裡語的“星巴”(獅子)。作為中國在非洲從事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的第一人,星巴創立了“馬賽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基金”,長年為保護獅子、大象、犀牛等野生動物勞碌奔波,獲得了當地民眾和國際同行的高度贊賞。
中非普通民眾和諧相處的涓涓細流,匯集成了中非友誼的汪洋大海,值得我們倍加珍惜。
(中國駐肯尼亞大使劉光源)
相關專題 |
· 習近平訪俄羅斯和非洲三國並出席金磚國家峰會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