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時代先鋒

鮮水河,思念的河——親人、同事和鄉親追憶菊美多吉

2013年03月27日09:0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最美基層干部)鮮水河,思念的河——親人、同事和鄉親追憶菊美多吉

上圖:菊美多吉與妻子昂旺巴姆結婚時的合影(資料照片)﹔下圖:菊美多吉妻子昂旺巴姆與兒子的合影(3月16日攝)。菊美多吉是原四川省甘孜州道孚縣瓦日鄉鄉長,2012年5月19日,因突發腦溢血去世,年僅33歲。至今還有人記得菊美多吉用圍巾纏著臉,在高原的風中騎行十幾公裡,將准生証、結婚証、身份証、戶口簿送到牧民手上的情景。菊美多吉要管種子、要管化肥、要把國家發下來的補貼挨家挨戶送到百姓手裡、要不怕臟臭親手抓豬仔給農戶家﹔菊美多吉要去縣裡為農民修路爭取水泥,要教從牧區移民到農區的牧民們種蔬菜和庄稼,幫助調教從沒有耕過地的牧區牲口耕地﹔菊美多吉還要當翻譯——他掌握道孚當地的藏語,會藏區通行的“牧場話”,還有熟練的漢語﹔菊美多吉要負責森林草原的消防安全,要提醒鄉民們平安出行,抽空還要跟派出所民警巡邏,專抓偷牛盜馬的毛賊……這一切都是鄉長菊美多吉的工作范圍,事情小,涉及的,都是鄉裡的老百姓。有人說,我們不知道菊美多吉是不是個好干部,但我們知道他是個好人,是我們心裡的菩薩。 新華社發(薛玉斌 攝)

雪山深處,鮮水河畔,一個遠去的背影始終沒有走出藏族兒女的視線,一個逝去的名字至今仍在他們中間流傳。他,便是甘孜州道孚縣瓦日鄉鄉長菊美多吉。

2012年5月19日凌晨,菊美多吉連續工作16個小時之后,突發腦溢血離世。這個高1米76、重約190斤的康巴漢子,將他的人生永遠定格在工作勞累后歇息的汽車后排座位上。

這一年,他剛剛33歲,正青春蓬勃,滿懷造福鄉親的夢想。

格桑花開了又謝,大草原綠了又黃。是什麼,讓藏族兒女對這個遠去的背影有著如此難以割舍的深情眷戀?是什麼,讓這個靈魂在雪域高原折射出燦爛的光芒?萬物即將復蘇的季節,記者來到平均海拔3600米的道孚縣,走進瓦日鄉、扎拖鄉、龍燈鄉、木茹鄉等他工作生活過的地方,傾聽眾人的追憶,感受他在這片土地上寫下的壯美人生。

阿爸巴登,滿頭白發,臉上是刀刻般的皺紋。他現在睡覺時都要開著手機,總感覺兒子還會回來。巴登說,兒子平時難得回家,更多的是給家裡打個電話。

菊美多吉是家中的獨子,按照風俗本應留在家裡做“當家人”。阿爸說:“替他挑起家庭重擔,我沒有過怨言,菊美是一心一意為鄉親們做事的,但沒想到他會突然離世。到現在我們一家人還覺得:這個噩夢醒了,菊美還會回來。”

因為受到刺激,菊美多吉的妻子昂旺巴姆聽力很不好。她回憶說,結婚以來,家裡的事基本指望不上他,幾個月可能都見不到一面。甚至兒子出生時,菊美多吉都沒有陪在她身邊。

但他卻把鄉親們的事記得一清二楚。走村入戶時,聽到誰家有事要辦,菊美多吉會將這些事情詳細地記在紙上,揣進口袋。昂旺巴姆洗衣服時,常常從丈夫的口袋裡發現這樣的紙條。

在菊美多吉家的門外,記者看到很多木料。昂旺巴姆說,七八年前,他就對家裡人說要改造家裡的老房子,可如今,木已見朽,老房依舊。

對家人,菊美多吉有太多的愧疚和遺憾。但在同事的眼中,他對這塊土地有情,對這裡的父老鄉親有情,這裡的每一朵花、每一棵草、每一位藏族兒女都是他的有情天地。

龍燈鄉原副鄉長冬孜回憶說,龍燈鄉海拔近4000米,菊美多吉患有高血壓,拼命工作身體是吃不消的,但他從來不會記得自己是個病人。牧民定居工程建設時期,為了動員牧民,有時到一戶牧民家要翻七八座山。

“有一次我跟他開玩笑,菊美,你那麼拼命,給誰看啊?他扭頭看我,沉默了一會兒說,給老百姓看。”冬孜說,“那一刻,他的眼睛就像家鄉的鮮水河一樣,清澈見底。”

考慮到他的身體狀況,菊美多吉2010年被調到海拔較低的瓦日鄉工作。“一上任,他就進村入戶,不到半個月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瓦日通’,誰家多少人口、誰家種植多少畝土地,他了如指掌。”瓦日鄉原黨委書記王勇說。

“從去年5月18日大清早,直到19日凌晨,他都沒合過眼。和堯日村的村干部討論工作、挨家挨戶到魯村村民家中談話、到縣裡去銜接村民熱水器安裝事宜……沒想到,他竟在汽車裡‘走’了。”說著說著,王勇淚流滿面。

菊美遠去,我們無法也不忍心責備他對自己生命的不夠珍惜。隻有走近這裡的藏族兒女,我們才能深切地感受到一個藏族基層干部內心的柔情和悲憫,感受到一個藏族基層干部內心的夢想和憧憬。

孩子教育在他的心中很重很重。如果有的牧民不支持孩子讀書,他就堅持到學生家中做工作。扎拖鄉村民拉珍說:“菊美不僅天天到我家裡做工作,孩子入學后他還一直資助,他把工作都做到我們心窩子裡了。”

百姓出行在他的心中很重很重。所以,他把一條條通往希望的路留給了百姓。如今,瓦日鄉魯村村民每天可以沿著村公路,腳步輕鬆地來往行走。而此前,這條路是那樣泥濘。村支書俄孜降澤紅著眼眶說:“這條路不知凝聚了菊美鄉長多少心血。”

百姓的一切在他的心中都很重很重。魯村是農業區,他會挨家挨戶問:這季地裡種什麼糧食,今年有沒有遭遇病虫害﹔洋芋種了麼、油菜種了麼、胡豆種了麼﹔家裡的勞動力是不是都在家,有出去搞副業的嗎……村裡的阿爸阿媽說:“菊美鄉長身高體壯,但對我們的心卻像針尖兒一樣細。”

所以,他在藏區人民的心中也很重很重。2012年5月25日,許許多多的干部群眾從四面八方趕來,有的牽上馬匹,有的徒步幾十公裡,隻為來看菊美多吉最后一眼,送他最后一程。在鄉親們的心中,“菊美鄉長是個好人,他是我們心裡的菩薩”。

那一夜,家家戶戶的藏族兒女都為他點亮了酥油燈,每一盞酥油燈都是一顆祈願的心,願他的來生不再短暫而忙碌。

就在這燃燒跳躍的酥油燈中,鮮水河,化成一條思念的河。(新華網成都3月27日電 記者隋笑飛、葉建平、黨文伯)

(責編:楊麗娜(實習)、秦華)


相關專題
· 致敬基層好干部
· 追記菊美多吉:一位藏區基層干部的11年為民路
· 特寫·側記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