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十二五”承前啟后的關鍵年,對於今年的經濟社會發展,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總體要求和主要預期目標。實現這些目標的關鍵在哪裡?為此,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夏杰。
記者:政府工作報告對做好今年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您認為推動今后一個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是什麼?
夏杰:俗話說,國以人治,政以才興。我認為,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資源,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是要加快人才發展。一方面,從歷史發展角度看,人才在實現國家崛起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美國二戰后迅速成為世界超級大國,根本原因是招攬了大批國際頂尖人才。新加坡獨立后較短時間內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其秘訣就是大力倡導“人才立國”。我國改革開放后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人才的有力支撐。另一方面,從現代競爭的角度看,人才在掌握發展主導權中發揮著決定性作用。有關資料顯示,西方發達國家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都在40%-60%之間,而我國目前還不到40%。所以,我們必須加快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以人才“第一資源”支撐和促進今后一個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
記者:今年工作總體要求中強調要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對此,您有什麼認識?
夏杰: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應有之義。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但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不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資源支撐不住、環境容納不下、社會承受不起,經濟發展也不可持續。根據世界銀行提出的國民財富新標准,全世界人才資本、土地資本、貨幣資本三者構成比例為64︰20︰16,這表明人才資本已成為國民財富中最大的財富。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問題,加快經濟發展轉型,必須依靠人才的力量,努力實現經濟發展從資源依賴、投資驅動轉向智力支持、內生增長。
記者: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到創新的問題,非常引人關注,您認為人才發展和創新有什麼聯系?
夏杰:創新是民族的靈魂,而人才是創造創新的承擔者和領跑者。從刀耕火種到手工作坊、從機器大工業到現代信息技術,每一次生產方式的重大轉變,都源於人才的創造創新。20世紀初發達國家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有20%左右是採用新的科學技術取得的,現在這個比例已上升到60%-80%。以河南華蘭生物為例,近三年淨利潤以50%以上的速度遞增,穩居國內同行業之首,就在於有一支創新型的人才隊伍,其科研人員佔到員工總數的43%。由此可見,隻有加快人才發展,充分激發人才的創新活力和創造智慧,才能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不竭動力,讓經濟社會發展真正轉入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的軌道。
記者:近些年來我國人才發展取得了重大進展和可喜成績,河南作為中原大省,在這方面情況如何?
夏杰:河南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人才工作,特別是近年來大力實施人才強省戰略,人才工作步入全面推進、整體提升的新階段。比如,在制定人才政策上,完成了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和經濟社會發展26個重點領域專項人才規劃編制工作。在人才隊伍建設上,深入實施中原崛起百千萬海外人才引進工程、創業人才推進工程等省十大人才工程及各領域人才工程,各類人才總量達到977萬人,人才資源總量進入全國前10名,人才貢獻率居全國第12位。在人才作用發揮上,引導人才向科研和生產一線流動,使人才與產業相融、與企業互動、與項目對接。依托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園區探索建立人才改革發展實驗區﹔大力選派博士服務團和科技副職到基層、企業和農村開展科技服務﹔積極推進產學研戰略聯盟,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如河南省農科院研究的豫麥“9023”填補了我國小麥新品種空白,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並在全國推廣。圍繞深入實施建設中原經濟區的總體戰略,我們將更加務實、更加有效地抓好人才工作,推動河南由人口大省向人才大省轉變。
記者:適應新的形勢和任務的需要,請您談談對進一步做好人才工作的總體思考。
夏杰:當前,世界經濟已由危機前的快速發展期進入深度轉型調整期,我國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任務更加繁重,人才工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更加緊迫。做好新形勢下的人才工作,我認為,應著眼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緊緊圍繞主題主線,加快確立人才優先發展的戰略布局,以人才發展規劃體系引領人才工作,通過實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快建設規模宏大、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更好地為“十二五”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創新發展、轉型發展服務。
(記者 魏杰 夏杰系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委常委、組織部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