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綜合報道

青海著力構建農牧民收入穩增機制

2013年02月27日17:19   來源:農民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十八大明確提出“收入倍增”目標,要求城鄉居民人均收入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屆時,全國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將接近1.2萬元,青海省要達到這一水平,每年必須保持15%以上的高位增長。

要實現這一目標,建立一個穩定的增收渠道至關重要。

近日,青海省財政下達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資金5.3億元,受益畝數達734萬畝,補貼標准由每畝45元提高到75元。其中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由每畝15.2元提高到30.2元,對農資綜合補貼由每畝29.8元提高到44.8元。

這些補貼,不僅有助於提高農民種地積極性,而且對穩定政策性收入渠道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據了解,2012年青海省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483元,增長19%,連續四年超過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實現“八連快”。主要得益於農產品產量增、價格好,強農惠農政策力度大、含金量高,農牧民家庭經營收入、工資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多輪驅動。

近日,青海省副省長張光榮在省農牧廳調研時強調,農村農民缺乏穩定的增收渠道,促進農牧民增收既是出發點也是落腳點,要努力拓展和穩定農牧民收入渠道,進一步分析農牧民收入構成,尋找促進增收的著力點,圍繞相對穩定的收入渠道加大投入。

“十五”末青海省農牧民人均純收入與全國平均水平相差1090元,“十一五”末擴大到1937元,差距明顯拉大。省內地區間農牧民人均收入不平衡,東部農業區和海西地區與青海牧區的差距持續擴大。特別是農牧民收入“八連快”,各類增收潛力加快釋放的背景下,促進農牧民大幅增收難度相當大。

為此,在著力構建農牧民收入穩定增長機制上,青海省委1號文件指出,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在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向農牧民傾斜,促進農畜產品價格、農民工工資穩步提高,不斷增加農牧業投入和對農牧民的補貼。要充分挖掘農牧業內部增收潛力,打牢農牧民增收的產業基礎﹔拓展農牧業外部空間,促進多功能農業,培育循環農業、生態農業、休閑農業,吸納更多富余勞動力就業。大力發展勞務經濟、虫草經濟,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和草原森林旅游,努力提升農牧民轉移就業水平。加快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牧民和職業農牧民,更加注重農牧民自主創業,切實加大對農牧民致富帶頭人、能人、專業合作社、農牧區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努力促進農牧民創業就業。(記者 郜晉亮)

(責編:楊麗娜(實習)、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