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綜合報道

寧夏:“兩會”打破慣例多

2013年01月28日11:14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領導隻留一種身份

除了大會主席團成員、大會執行主席的職務要在大會上亮明外,寧夏“兩會”所有參會領導無論哪一級的職務,在會上都不再被提起,大家隻留一種身份: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所有人參加活動或討論發言,均以“××代表”、“××委員”稱之﹔所有領導均以代表或委員身份參加分組討論﹔領導們也不在分組會上發表長篇大論,發指示、提要求。

新聞報道不再“突出處理”

在“兩會”分組討論的報道中,自治區領導及各市縣、各廳局領導的活動和發言,不再被“突出處理”。綜合報道一般隻報道各分團討論的情況,介紹代表和委員發言的情況,並不突出哪位領導人,即使是有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主席參加討論活動,新聞的標題中也不出現領導人的名字。領導人的發言也不做任何特殊處理,所引用的內容也不會比其他人長多少。寧夏日報的報道,隻說“某某代表團在討論中如何如何”,而不提某某領導人如何“強調”或“指出”。

贊語少了,建議多了

寧夏“兩會”期間,各界群眾,無論是看電視、聽廣播還是讀報紙,都很難發現那些“耳熟能詳”、甚至能“倒背如流”的贊語了。因為在“兩會”召開之前,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與“兩會”秘書處聯合作出了“七條提示”,其中一條明確規定:代表、委員表態式、匯報式以及缺乏實質內容的發言不予報道。當然,“不予報道”只是一個規定,最根本的還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更務實了。許多代表、委員在發言時都不再“穿靴戴帽”、套話連篇,而是直奔主題。以往在“兩會”討論報告時常能聽到的成串、配套的贊語很難聽到了。

會議簡報不見了

以往記者每次參加政協大會,都能看到幾十期專門為大會編印的“會議簡報”,上面專門刊登會議動態和政協委員的發言,其中有些內容已在報紙上刊登過了。會后,這些簡報還要收回銷毀,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這次,記者在幾次分組會場都沒有看到簡報,正感到納悶,卻在大會閉幕會上看到了一本由大會秘書處編輯的“委員意見建議匯編”。記者隨便翻閱了一下,發現每一段文字都不長,最短的隻有一句話,不超過20個字。其中就有記者本人在討論中的發言摘要,雖然文字很短,倒也基本反映了記者要表達的意思。“匯編”,雖然總共隻有36頁,但也大體匯集了會議的成果。

“兩會”更加務實了

寧夏“兩會”的亮點有很多,簡直令記者不勝枚舉了:沒有挂彩旗、擺鮮花,沒有大吃大喝,沒有娛樂活動﹔沒有封鎖道路,代表委員散會穿越馬路,要給汽車讓路﹔沒有虛張聲勢,沒有鋪張浪費,家在銀川的甚至不安排食宿﹔政協大會隻動用一次車輛,因為要到十幾公裡外的閱海賓館集體聽輔導報告,才不得不用車,委員平時參會,基本都是自行前往﹔政協大會開幕式隻有53分鐘,政協委員大會發言安排10個人發言,總共用時才68分鐘……

“見面拉拉手,會上拍拍手,表決舉舉手,散會揮揮手”,這是人們對以往“兩會”的描述。如今,拉手、拍手、舉手、揮手,已經不能概括“兩會”了。認認真真地審議報告、爭前恐后地建言獻策、實實在在地發揮作用,才是“兩會”的真實狀況和代表、委員的追求。(記者 庄電一)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相關專題
· 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糾正“四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