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農民喜笑顏開領分紅。文/攝 記者 吳利紅
21日一早,克山縣下了場清雪。位於縣城東南的河南鄉仁發村上萬畝土地,一片銀白,被晨光映得晶瑩剔透。這天恰逢仁發村有集市,大姑娘小媳婦早早就從家裡出來,會聚到這裡,好不熱鬧。
而離集市不遠的仁發合作社的大院內,更是一番熱鬧景象。大紅燈籠高高挂,院中央放著幾盤大紅鞭炮。院內人頭攢動,43位代表1222戶來領取分紅的社員,早早就來到合作社。院裡還擠滿了今年准備入社的農戶,要“先來沾點喜氣”。合作社一早就殺了一頭300斤的大肥豬,4口大鍋熱氣騰騰,肉香滿院。
9時30分,合作社理事長李鳳玉和會計,從信用社扛回來了要分紅的錢——300多萬元,錢裝了滿滿兩個玻璃絲袋子。院裡的人們跟著扛錢的人,蜂擁到二樓會議室。300多萬元錢被整齊地放在鋪有紅絲絨的長條桌上。
10時,院裡響起了鞭炮聲。樓上的分紅大會正式開始。簡短的開場白后,就來了“干的”。 “張軍來沒,取錢。”李鳳玉高聲喊道。“來了,在這裡。”張軍三步並作一步跨到桌子前。簽字之后,從會計手裡接過厚厚的兩沓子百元大鈔。數著數著,笑出聲來。“王新春、周青路……”,被喊到名字的農戶幾乎都小跑著上來取錢。拿到3萬多元分紅的周青路告訴記者,下午就去縣裡的百貨商店,買台大液晶電視,清清亮亮地看蛇年的春晚。
看著農戶大把數著分紅的鈔票,李鳳玉的笑容最為由衷。
三年前,李鳳玉可笑不出來。那時合作社是新生事物,農民擔心收益少,不願帶地入社,2010年從農民手中隻流轉1100畝、代耕6萬畝。租種和代耕的地都“插花”連不成片,大馬力農機用不上﹔年底合作社純收入隻有13萬元。200多斤的李鳳玉,一下子瘦了50多斤。2011年,在省農委和省農機局的指導下,李鳳玉和其他六名成員經過協商,按《合作社法》制訂了優惠政策:入社農民每畝地有固定的保底收入、秋后分紅、國家補貼資金所產生的盈余也平均分給社員,用利益把農民捆在一起。為了讓更多的農戶入社,李鳳玉他們常常半夜三更還拿著算盤,走村串戶地給農民算賬。賬算明白了,農民心裡托了底,2011年合作社經營土地驟增到1.5萬畝。這回,大馬力機械發揮威力了,農業技術指導跟上步了,再加上精心管理,秋后一算賬,總收入達到2763.7萬元,盈余1342.2萬元,畝均分紅710元。這年,河南鄉大河村農民張軍,帶46畝地入社,拿到2.4萬元紅利,瞬間就傳到十裡八鄉,未入社的農民眼紅了,紛紛找到李鳳玉,帶地入社。2012年,合作社經營土地達到了3萬余畝,盈余2758余萬元,畝均分紅769.1元。今年入社農戶最多分紅3萬多元,最少的5802元。
正在欣賞拿到錢的農戶們喜慶的笑臉時,仁發村村民王成坐到李鳳玉身邊,悄悄說,“今年俺家的地也入社,咱現在就簽合同吧。”王成告訴記者,“去年忙活一年,每畝地才掙了200多元。分紅大會上說,土地交給合作社,不願外出打工,就在合作社內打工,想去外地打工,合作社推薦,缺錢了,可以先向合作社借。政策太好了。”
鄉裡二河村的村委會主任和公証村的村支書帶著幾個代表也來參加分紅大會,想看看大會是否同意他們兩個村470戶1萬畝土地入社。看著入社的農戶捧著錢,在眼前走過,真是羨慕。公証村的村支書劉雙意說,去年村上種土豆,同樣的地,我們一畝地產3000斤。而人家一畝產7000多斤。“秋收時,我站在人家地壟溝上一看,最大的土豆一個一斤多,真眼饞呀。”
300多萬元的分紅直到中午才分完,剛剛停下來的李鳳玉就被心急的農民拉扯到辦公室,一口氣簽訂了十幾份入社合同。這時,陽光高照,一盤盤盛滿熱騰騰豬肉和美酒的菜肴也端上桌來,農戶們高興地享受起豐收的喜悅……
李鳳玉向記者透露,今年合作社打算分紅800多萬元,當天分300多萬元,剩下的錢,這個周五爭取分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