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提出:“要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作為負責質量、計量、標准化和特種設備等綜合管理的行政執法部門,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葉志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要結合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積極探索和創新質監事業發展思路,加快構建發展理念體系、質量監管體系、能力保障體系和高效服務體系,並通過實踐這四個體系來延伸和升華2012年年初省質監局提出的“發展至上、質量為本、安全為天、鑄強質監、創新爭冠”思維理念,把各項質監工作具體化、著實化、系統化。
葉志剛說,要使質監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一致,與全省產業結構布局相吻合,與百姓民生需求相呼應,做到經濟發展需要哪方面的服務,我們就在哪裡下功夫,產業發展向哪裡延伸,質量技術檢測服務就向哪裡跟進。最終,我們要用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程度、國家總局和各級黨委政府滿意度、企業和社會認可度、自身發展提高幅度等標准,來檢驗衡量我們在促進發展、改善民生等方面的實際效果,進而引導全省質監系統不斷提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
省質監局工作職能主要體現在“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四個方面。在抓質量方面,重點抓了五項工作。一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質量工作,將質量興省活動上升為質量強省戰略,出台實施質量強省戰略意見。二是設立吉林省質量獎和標准創新貢獻獎,完善質量發展政策措施,新增了一批吉林省質量獎企業和吉林省名牌產品。三是舉辦省直部門、市縣政府及重點企業主要負責人高端培訓班,共有1000多人參加培訓。四是指導市(州)加快實施《質量發展綱要》,有5個市(州)已先后召開質量強市大會或爭創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大會。五是積極營造“人人重視質量、人人關注質量”的良好氛圍。
在保安全方面,思想上重視,行動上有力。一是開展“安全風險和道德領域突出問題排查整治兩個專項行動”,突出食品、特種設備和重點工業產品,深入開展質量安全風險排查整治,共排查企業15063戶,整治風險隱患1832個。二是開展“打擊假冒偽劣和打擊侵犯知識產權”行動,共出動執法人員30561人次,檢查企業8302戶,立案查處1031起,涉案貨值1769萬元。三是嚴厲查處大案要案,特別是跨轄區、跨部門查處的假冒知名品牌啤酒、長安客車無“3C”認証等質量違法案件。四是妥善處置質量安全風險,“問題膠囊”事件曝光后,共出動執法人員3760人次,排查有關食品企業2103戶,監測以明膠為原料的食品成品232批次。2012年,全省未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特種設備事故率大幅下降。
在促發展方面,立足職能優勢,主動跟進服務。一是制定實施支柱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特色資源產業和傳統產業質量提升、品牌創建、標准支撐、檢測服務等具體扶持措施,與吉林、白城、白山等地政府簽署了合作協議。 二是主動對接融入大工程、大項目、大企業,共出動1.5萬人次,深入大企業2200多戶,幫助300多個重點工程項目解決各類質量技術難題3000多個。三是加快完善技術標准體系。截至目前,共制修訂地方標准885項,建設農業標准化示范區213個,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1911項,覆蓋一二三產業並具有吉林特色的標准體系初步形成。四是積極推動節能減排,在我省建立了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制定《工業企業能源消耗量化管理及評價》等3個地方標准,對114戶重點耗能企業近200種產品開展能源限額對標,對312戶企業進行了節能量化達標評價。五是深入開展金質惠農、計量惠民等活動,化肥、眼鏡及集貿市場衡器、水表、電表免費檢測范圍不斷擴大。
在強質檢方面,注重自身建設,提升保障能力水平。一是加快技術平台建設。省質量技術檢驗檢測研究基地一期規劃建設8.4萬平方米,投資4.4億元,2013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各地也都在加快建設檢驗檢測公共技術服務平台。二是完善檢測技術體系。全省現有156個技術機構,14個國檢中心和27個省檢中心,具有對3000余種產品的數萬個參數進行檢驗檢測能力。三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組織實施“五位一體”教育培訓體系,開展檢測技能、執法打假大比武和業務知識競賽,其中領導干部《質量發展綱要》培訓班、加拿大食品監管培訓班和大比武活動等,得到了國家質檢總局和省領導的充分肯定。
2013年是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省質監局將著力實現“四個新突破”:在服務經濟發展上有新突破﹔在促進質量提升上有新突破﹔在保障質量安全、滿足群眾質量需求上有新突破﹔在提升保障能力上有新突破。(記者欒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