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記者曾採訪了武川縣很多農民和種植大戶,由於土豆大面積滯銷,土豆價格跌到了每斤兩三毛錢的歷史低點,種土豆的農民基本都賠了錢。2012年12月24日,當記者再次來到武川縣見到去年採訪過的縣農牧局薯業辦公室主任寧懷寶時,他樂呵呵地說:“全縣到目前為止銷售了8億斤左右,種植戶手裡大概還有4億斤土豆,銷售渠道比較通暢。”
安字號鄉巨字號村家家戶戶種土豆,但面積都不大。村委會李主任見到記者又來了,感慨地說:“不怕你笑話,土豆賣不出去時,我們村有的大男人急得都哭鼻子,今年我們春天開耕前就跟合作社簽了保收協議,合作社還向農民提供技術指導,每斤收購價6毛,總算把去年的損失補回來了。”
在村民楊來福家的儲藏窖裡,去年土豆堆積如山的景象如今已不復存在,楊來福說:“今年我們家還是種30畝地,純收入3萬多塊錢,今后我們散戶農民不管外面產量有多少,隻要跟合作社簽協議,種土豆就能掙錢。”
張海清是武川縣集約化、科學化種植的代表,也是當地的名人。去年因為土豆滯銷,他還被邀請作客中央財經頻道,和主持人一道推銷土豆。他去年土豆種植面積是500多畝,盡管賠了近百萬元,但今年還是將種植面積擴大到了1000畝,並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加強管理和加大基礎設施投入,今年畝產量達到6000斤,是普通農戶畝產的近3倍,目前已經賣出去了大約40%。他准備明年春季將剩下的土豆以更好的行情再賣出去。張海清說:“很多農民的地不多,種植收入也不高,所以願意把地租給我,而我靠技術和管理把產量提高,把握行情的能力也比普通農民強,因此能獲得更高的收益。”
採訪結束時,記者發現去年農民們那沮喪的表情,如今已經變成發自內心的笑容了。武川農民最大的變化就是他們認識到了市場經濟的特點,一改過去聽天由命的思想,在合理規劃、科學種植、掌握行情上下功夫,一切由此而不同。(毛鍇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