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綜合報道
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大型主題採訪
黨報記者基層共學十八大

造福工程的“白琳路徑”

2013年01月04日14:13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時間:2012年12月27日

地點:福鼎市白琳鎮造福工程安置小區

背景:造福工程啟動以來,已經成為各級政府幫助農民致富的重要手段。但部分群眾整體搬遷到新地方以后,由於沒有找到致富新門路,往往是農忙季節往老家跑,農閑季節呆在新家無事可做,造成“返貧”或“回遷”現象。福鼎市白琳鎮積極探索造福工程與推進城鎮化相結合、與發展現代農業相結合、與發展工業園區相結合等搬遷機制,提出“先樂業再安居”的新思路,努力實現“搬得出、穩得住、富得起”,探索出一條以產業集聚帶動農房集聚的城鎮化道路。

歷程·心聲:當下正是冬季茶苗管理時節,福鼎市白琳鎮外宅村村支書陳方薛卻放下自家生態茶園裡的活,天天往鎮政府跑,忙著為村裡30戶人家在鎮上的造福工程安置小區項目中“佔位置”。

外宅村是白琳鎮的貧困山區建制村,到鎮中心開車也要走30多分鐘的山路。

像外宅村村民這樣排隊要到鎮上造福工程安置小區定居的,在白琳鎮有近萬人,目前已安置了2500多人。從2009年開始,白琳鎮把造福工程搬遷范圍從偏僻自然村、農村住房災后重建和受地質災害威脅農民搬遷,擴展至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石結構房搬遷安置、農村勞動力轉移安置、農村住房災后重建等七大類,整體搬遷至集鎮、工業園區、中心村等醫療、教育、文化等服務水平較高的聚集地。

吸引農民的,遠不止是良好的居住條件,更是踏實的就業經商機會。

記者在白琳鎮安置小區施工工地上看到,不少村民正在“實地踏勘”。小區一路之隔就是白琳金山工業園。

“金山工業園區目前有工業企業近300家,已有近萬名安遷農民在這裡上班。”白琳鎮鎮長黃印興介紹,為了滿足集聚社區建成后的農民新增就業需求,鎮裡還新辟了南派工業項目集中區,目前引進的5家企業已開工,未來南派工業項目集中區將集聚人口1萬人以上,解決勞動就業5000人以上。

當然,棄農從工並不是集聚農民的唯一就業選擇。在外宅、大賴村集中連片區,就是省級生態農業示范點,這裡的3000畝良田中,已經有1000多畝完成了土地流轉,可以讓集聚農民從事現代農業生產。

村民下山集聚還便於將原來分散的宅基地還耕整合,實現土地的適度規模經營。陳方薛已經打算,等村民們完成下山集聚后,將山上騰出的復墾土地,採取土地出租及土地入股的方式,發展高山生態果園,每畝純利可達3000元以上。

農民的集聚進鎮,也為企業發展提供了穩定的用工源。白琳鎮石材商會負責人告訴記者,過去,石材廠大部分是外省市員工,一直被員工流動性大、招工難所困擾。如今他們的本地員工比例已提高到70%以上。

記者體會: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造福工程實施以來,一些村民要麼離不開山上的田地,要麼擔心到了鎮上生活成本高,積極性並不高。有些已搬遷的村民,仍因缺乏生活來源,不得不到外地打工經商。

福鼎市白琳鎮提出“先樂業再安居”的“造福工程”新思路,真正實現了“搬得出、穩得住、富得起、共和諧”的目標。

安居還遠不能與造福畫等號,隻有多做些樂業的基礎性工作,造福工程才能實至名歸。(記者 黃少鶴 通訊員 雷順號)

(責編:吳斌、常雪梅)


相關專題
· 新聞戰線“學習貫徹十八大”大型主題採訪活動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