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將社會管理和民生並列為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對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作出專門部署,提出了“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的新要求。這既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順應了人民群眾的願望,充分表明了黨中央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決心和信心。在社會管理這個宏大的系統工程中,黨委、政府、社會、公眾的基本職能不同,角色定位也不同。充分認識黨組織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找准發揮作用的途徑和方式,才能不斷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
以強化基層為根本導向,在解決誰來做上發揮作用。基層黨組織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充分發揮黨組織在社會管理中的作用,必須始終把抓基層、打基礎、強隊伍擺在突出位置,把基層黨組織的政治、組織、制度優勢轉化為服務和管理優勢。一是夯實組織基礎。社會管理對象的廣泛性,決定了社會管理工作必須具有覆蓋面。要有針對性地採取行業統建、區域聯建等多種方式,推廣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鏈、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相對集中點建立黨組織的做法,加大在中介機構、協會、學會以及“兩新”組織中建立黨組織力度,做到成熟一個、組建一個,建立一個、鞏固一個,鞏固一個、帶動一批,切實擴大黨的組織覆蓋面。今年以來,我省以非公經濟組織集中組建計劃為抓手,通過依托行業、開發區和專業市場建立聯合黨組織,新建黨組織9697個,有3名或3名以上黨員的非公經濟組織黨組織實現全覆蓋。二是選強帶頭人。當前,許多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主要表現在基層、集中在基層,解決這些問題,基層黨組織是核心,黨組織書記是關鍵。要利用基層黨組織換屆等有利時機,採取培訓、調整、選派等辦法,選優基層黨組織書記,整頓軟弱渙散的基層黨組織。近三年來,全省各級下派1.4萬名機關干部到村(社區)任職,其中擔任“第一書記”2437人。今年以來,共有47417個基層黨組織實現晉位升級。
三是訓優基層干部。圍繞打造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全面加強教育培訓,著力提高基層黨組織書記做思想政治工作、服務群眾、應對危機等方面的能力素質。全省集中開展農村領頭雁培訓計劃,舉辦了5期“基層黨組織書記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集中輪訓培訓班”,對全省36915名農村“兩委”主干、2394名鄉鎮黨委和街道黨工委書記進行了培訓。開辦了“山西干部在線學院”,開設社會管理課程,使黨員干部及時了解社會管理前沿知識和最新動態,不斷提升基層干部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加強黨員教育。以增強黨性、提高素質為重點,深化保持黨的純潔性教育活動,積極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依托山西豐富深厚的紅色資源,建立黨員干部黨性教育基地,推動廣大黨員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以統籌協調為根本方法,在解決怎麼做上發揮作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實質上是黨和政府依托基層黨組織與社會互動共進的過程,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社會管理中的橋梁紐帶作用,把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組織起來,把社會工作者及志願者組織起來,充分發揮群眾參與社會管理的基礎作用,最大限度調動積極因素、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減少消極因素,營造良好的社會管理環境。一是轉變工作方式。面對信息社會復雜、多變的形勢,傳統的社會管理手段已經難以實現有效的社會管理。各級黨組織必須從偏重行政手段向多種手段綜合運用轉變,學會運用民主的方式、服務的方式,盡可能通過對話、溝通、協商、協調等群眾樂於接受的辦法來解決社會問題。二是創新管理手段。目前網絡已經成為相當一部分群眾反映意見、參政議政的重要途徑,其放大效應給社會管理帶來嚴峻挑戰。在新的形勢下,應把信息技術作為黨建工作的新手段,把網絡建成黨建工作的新陣地,利用網絡平台傾聽群眾意見,及時與群眾交流和溝通,引導網絡民意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提升社會管理信息化水平。三是構建服務平台。全面實施網格化管理計劃,積極推進城鄉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網絡建設。在全省建立統一的基層社會管理服務平台,形成全面覆蓋、動態管理、聯通共享、功能齊全的社會服務管理綜合信息系統,為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網格四級聯動提供強大的信息支撐,全面提升社會管理的科學化水平。四是加大經費保障。把保障基層作為財政資金投入的一種導向,舍得給基層送錢,願意為基層花錢,讓黨和政府的政策在基層得到正確貫徹,讓群眾在基層把事辦好,讓各種矛盾糾紛在基層得到解決,以持續有力的物質保障推動社會管理措施在基層得以有效落實。兩年多來,全省共投資12.6億元,實現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基本全覆蓋。從2012年起,省級財政每年給予每個社區3萬元經費補助,今年共下撥資金6411萬元。
以服務群眾為根本任務,在解決做什麼上發揮作用。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以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服務是核心,做好群眾工作是關鍵,要通過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把基層黨組織的功能定位從管理轉到服務上來,寓管理於服務之中,通過基層黨組織的服務轉型,推進社會管理和服務創新。一是為民辦實事。在全省廣泛開展干部下鄉住村領導包村增收活動,每個省委常委和副省長聯系一個國有大型企業、一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及一個貧困鄉村,帶動了全省6000多名領導干部包村增收,64萬多名黨員干部以各種方式與群眾結成幫扶對子56.91萬個,各地各部門落實幫扶資金111.243億元,為群眾辦實事好事96.59萬件。2009年以來,全省投入600多億元連續開展了兩輪農村“五個全覆蓋”,著力解決民生問題,農村面貌煥然一新。二是維護群眾權益。圍繞維護群眾合法權益,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形成科學有效的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矛盾調處機制,通過設立“社情民意通道”,設置社會管理工作部(室、站)或社情民意綜合協調中心,排查整治突出問題,促進基層和諧穩定。全面落實黨代表任期制,不斷提升黨代表任期制工作水平,加快推進黨代表工作室建設,搭建黨代表聯系服務群眾的平台,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三是推進基層民主。在利益多元化的時代,基層民主是一種調解利益的機制。通過基層民主的方式調解利益關系,有利於維系穩定和社會管理。要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廣泛推進公眾參與、民主協商,扎實推進政務公開、財務公開、黨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健全完善基層黨員干部的監督制約機制,全面推行“四議兩公開”和文建明工作法,不斷健全完善黨領導的基層民主自治機制,促進基層民主、社會和諧。我省以陽光農廉網為平台,引導廣大農民依法有序參與民主管理和監督,在推進基層民主創新社會管理方面作出了積極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