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綜合報道

為什麼說深化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

2012年12月26日10:0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黨的十八大報告在科學分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展緩慢原因的基礎上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這就進一步明確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要著力點。

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出發,深化改革的關鍵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

第一,改善需求結構必須依靠深化改革。我國投資和消費關系失衡,投資率持續上升,消費率持續下降,其中居民消費率下降更快。主要原因:一是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同時,由於社會保障制度不夠健全,居民預防性儲蓄傾向較強,儲蓄率不斷上升。二是城鎮化發展機制不健全,農業轉移人口的巨大需求潛力未能有效激活。三是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政府主導的投資范圍過寬,宏觀調控與監管的有效性較差。四是資源、勞動力等要素價格沒有真正反映實際成本和供求關系,助長了投資需求過快、無序膨脹。因此,要擴大內需特別是擴大消費需求,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就必須深化投資、財稅、價格、行政管理以及收入分配、社會保障、戶籍管理等方面的改革。

第二,提升產業結構必須依靠深化改革。我國第二產業特別是重化工業發展很快,而第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后。究其原因,一是資源和資源性產品價格偏低,環境補償機制缺失,助長重化工業盲目擴張﹔二是稅制不夠合理,服務業稅負較重﹔三是監管規則不合理,阻礙民營經濟進入服務業。因此,要加快發展服務業,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調帶動轉變,就必須深化要素價格、財稅體制、市場准入和監管體制等方面改革。

第三,優化要素投入結構必須依靠深化改革。我國經濟增長方式仍然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特征。這種粗放型增長方式與不合理的資源配置模式密切相關。究其原因:一是企業經營機制轉換不到位,現代企業制度所具有的激勵、約束機制尚未完全建立,資本、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市場還不完善﹔二是節能環保、知識產權等標准、法規和監管不健全﹔三是科技創新體系、人才培養機制不完善。因此,要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從根本上說,必須深化企業制度、科技體制、教育體制和其他方面體制的改革。

(責編:吳思瑤(實習)、趙晶)


相關專題
· 十八大報告解讀專題
· 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