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時代先鋒

用生命鑄就共和國航空工業的脊梁——羅陽先進事跡報告會側記

楊 磊
2012年12月26日14:44   來源:貴州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在羅總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有這樣一句話,航空報國從來不是榮譽,而是責任!我的親身感受是,這句話一直寫在他的心中。”
  12月25日上午,省委大會堂,由中宣部、中組部、國務院國資委、遼寧省委、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聯合舉辦的羅陽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上,中央電視台軍事部記者倪寧的一席話,引爆了現場1000多名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

  一大早,會場裡早早就坐滿了觀眾,氣氛肅穆。主席台兩側的電子屏幕上,羅陽高大而清瘦的身影一幕幕閃過。報告團成員從羅陽同志生前學習、工作、生活中的細節講起,在飽含深情的訴說裡,羅陽的形象逐漸清晰起來。在場觀眾一步步走進他的精神世界,一次次感受靈魂的洗禮。

  羅陽生前是我國殲-15艦載機研制現場總指揮,中航工業沈飛公司董事長、總經理,11月25日,在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完成訓練任務后,突發心臟病去世。

  在中航工業集團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苗玉華眼裡,羅陽是一個充滿智慧、管理嚴格、業績卓著的企業家,也是一個敢扛重任的錚錚漢子:“羅總常對大家說,作為沈飛人,要鑄就共和國航空工業的脊梁!”“他在我國航空工業趕超發展的輝煌時刻,在我國第一代航母艦載戰斗機壯美沖天的瞬間,完成了生命之花最炫麗的綻放!”

  任仲凱是中航工業沈飛(黨委)辦公室秘書科科長,曾給羅陽當過近3年半的秘書。他說,到現在為止,沈飛人都不能相信總是充滿活力的羅總就這樣離開了大家。在他印象中,羅陽的工作日程總是安排得非常滿,完全是高強度、超負荷的工作。羅總把所有責任扛在肩上,唯獨顧不上自己:一年365天,天天都在大干﹔辦公室沒有床,忙到后半夜,羅總就靠著沙發睡,趴在桌上睡﹔由於工作忙,體檢一直沒去,健康講座也沒聽過﹔最擅長的排球沒工夫打了,酷愛的攝影放下了,連最拿手的圍棋都隻能在機場候機時用手機過過癮……

  研制航母艦載戰斗機,中國是一張白紙、從零起步,關鍵技術外國人根本不賣給我們。制造工程部干部潘新回憶,羅陽是一位勇攀高峰、頑強拼搏的科技帶頭人:“羅總在艦載機攻堅動員會上說,外國人能干成的事,我們中國人同樣能干成,而且還能干得更好!”羅陽擔任艦載機研制現場總指揮,創造了先進的設計制造手段和先進的組織模式。僅用兩個月,殲─15飛機就實現了在遼寧艦上的成功起降,創造了航母工程歷史上的奇跡。

  作為一名一線員工,沈飛集團試飛站的劉一夫時常感動於羅陽時刻把生產一線員工裝在心裡,一次次做出保障員工利益的硬性規定。為裝配工人都配上護腰帶﹔在生產線現場支起行軍床,讓員工累了能小睡一會兒﹔安排40歲以上的員工兩年體檢一次,40歲以下的三年一次﹔請醫生每周到生產現場,為工人檢查身體﹔請心血管病專家和心理健康專家,給員工上健康課……“羅總給職工改善伙食、安排體檢,而自己卻抽不出時間去體檢。”劉一夫滿含熱淚地說。

  如潮的掌聲源於敬意,真誠的淚水緬懷忠魂。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裡,5位羅陽生前的同事和新聞媒體工作者分別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講述了羅陽平凡卻高尚的感人事跡,展現了羅陽干驚天動地事、做默默無聞人的崇高精神與品格。報告團成員飽含深情的講述,深深地打動了現場1000余名來自社會各界的觀眾,大家用掌聲和淚水表達著對英雄的敬仰和思念,用無奈的嘆息,表達對英雄過早離世的惋惜。

  羅陽“舍小家、顧大家”,吃苦耐勞、敢於犧牲的忘我精神深深打動了現場的生一名聽眾。

  貴陽消防支隊三中隊的孫浩表示,作為一名消防官兵,將以羅陽為榜樣,立足本職崗位,無私貢獻,做人民群眾的守護神。

  貴陽中醫學院學生齊健彤拭去眼角的淚花,“羅陽並未遠行,他已走進每個人的心裡。我要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將來為中國傳統醫學發展做出貢獻,為全心全意服務群眾奠定基礎。”

  “我們一定更加努力拼搏,更好地擔當起航空報國的責任,讓更多的中國戰鷹飛上藍天,飛向大海!”為了能到現場聆聽英雄的感人事跡,中航工業貴州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員工一行80余人,早上6點從公司駐地出發,趕赴遠在貴陽的省委大會堂現場聽取報告會。公司企業文化部周大堯說,“活著,樹一面旗幟﹔倒下,鑄一座豐碑。作為一名航空軍工的員工,要將羅陽同志的精神延續下去,追求卓越、勇攀高峰,讓中國的飛機飛得‘更高、更遠、更快’!”

  貴州航空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白傳軍認為,羅陽同志是中國航空人的驕傲,他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敢於擔當、勇於奉獻的精神使人心靈倍感震撼,思想倍受啟迪,他的精神將激勵當代航空人鑄就中國航空工業的脊梁。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特寫·側記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