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十八大)“造血”實現收入倍增
——一名西北低收入村包扶干部的實干探索
步履匆匆、吃飯草草,眼睛布滿血絲,時常眉頭緊鎖,給下屬部署工作語速很快稍顯急躁,但傾聽村民發言十分耐心從不打斷……馬志強,陝北一名“包扶”(抱團幫扶)低收入村的干部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 臨近年末,延安市安塞縣副縣長馬志強帶著記者來到他負責包扶的高橋鎮劉塔村回訪。距離延安20多公裡的劉塔村地處深山拐溝地區,自然條件較差,群眾生活困難,是一個真正的低收入村。
2012年初,延安市出台了千名干部包扶低收入村的措施,旨在由“輸血”變“造血”,打破傳統扶貧模式,發掘村民增收致富新路子。就在這一年,劉塔村被確定為馬志強的包扶對象。
走在典型的陝北黃土高坡上,經常遇到車輛無法通過的溝坎,腳穿球鞋的馬志強上溝下溝,大步流星走鄉串戶,未及村民家門口,便大呼住戶姓名,顯然熟門熟路。
“我的目標是,這個村到2016年人均收入達到一萬。”站在修葺一新的劉塔村“兩委會”的七孔石窯前,馬志強堅定而自信地說。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這意味著,馬志強的包扶村將提前實現收入倍增,甚至要翻兩番。2011年劉塔村人均純收入隻有2870元,遠低於全縣平均水平。
注意到記者眼中的疑惑,馬志強指著院子裡一個長長的展板說:“這不光是自信,更是科學推斷。”
展板上一幅彩色大圖詳細解釋了劉塔村三年之內通過主導產業幫助農民實現收入倍增的目標和路徑——佔最大一塊區域的是紅色,代表蘋果種植,它將是該村農民60%的收入來源﹔藍色區域代表勞務輸出佔30%,綠色為養殖業佔5%,紫色的則是糧食生產佔5%。
“解決農民貧困落后的根本問題,就是要幫助群眾發展農村主導產業,找到脫貧致富的路子。”馬志強說,包扶團隊用一個月時間走訪了每一戶村民,了解村情民意,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確立了以種植山地蘋果為該村的致富主導產業。
“陝北一帶氣候干燥,早晚溫差大,產出的蘋果味甜汁多,在全國都很有名氣,銷路不愁,因此種蘋果是一條幾乎沒有風險的致富途徑。”馬志強團隊成員、安塞縣高橋鎮包扶干部馬小剛說。
過去由於村裡基礎設施落后、交通不暢,農民普遍重栽植輕管護,造成這裡的蘋果產量、質量和銷售一直不好。包扶團隊來后,首先對遠在深山溝拐裡的劉塔村至省道303線柏油路進行拓寬、維護,又專修了一條從村子到果園的“生產道路”。
據劉塔村支部書記陳春俊介紹,包扶隊還為村裡買回了20台旋耕機、電動果樹修剪機、30噸果樹專用肥和春耕所用肥料,並從洛川縣請來專家為村民進行技術培訓。
硬件問題解決了,還有一個更讓馬志強操心的問題——如何提高農民的種植積極性。一般情況下,蘋果從植苗到挂果需要5到6年時間,許多農戶都嫌周期太長,紛紛外出打工掙“快錢”,致使這裡三分之二的蘋果園荒廢。
針對這一現象,他和包扶隊分成幾組,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並在今年秋天向全體村民承諾:對全村所有新建果園,每畝每年補貼200元,連續補貼6年,直到幼樹成林,產生經濟效益。蘋果挂果收成后,由縣和鄉鎮負責協調銷售事宜。
激勵政策出台后,村民們紛紛叫回在外打工的丈夫、兒子趕在年底栽上果苗。“包扶隊組織了100多名有經驗的村民,僅一個多月時間,就高標准種植果樹970多畝。”陳春俊說。
沿著包扶隊籌資修建的“蘋果種植專道”,51歲的農民李建信帶著馬志強和記者穿行在他新栽的6畝果園中。由於家中老人、妻子久病,作為該村的特貧戶,李建信一家去年隻有8000多元的收入。
一個人要照看6畝果園,經常風吹日晒的李建信比實際年齡要老一些,但精神十足。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去年的產量和銷量,待五年這6畝蘋果挂果后,一畝至少能收入1萬,6畝就是6萬。“有奔頭,就不累!”他說。
馬志強對十八大報告提出的“要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深有感觸。“這是我們工作的壓力也是動力。”他說。
從李建信的蘋果園出來趕赴下一戶的路上,馬志強一邊疾步匆匆,一邊聊著他的“千方”和“百計”:實施蘋果提質增收工程,建成萬頭生豬和萬隻養雞基地,改善村容村貌,讓100%農戶用上沼氣、太陽能和衛生環保型旱廁,力爭全村在2016年農業總產值達到1500萬元……
據了解,截至2012年11月,也就是馬志強和他的包扶團隊工作近一年來,劉塔村的人均純收入已從2840元提升至4381元,同比增長52%。(新華網西安12月25日電記者 李雲路 馮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