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報告提出“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是一種歷史的必然,是高等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客觀要求,是在高等教育領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對於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推動高等教育科學發展具有重要和深遠的指導意義。“十一五”期間,天津師范大學完成了由師范教育向具有教師教育特色的教學研究型綜合性大學的轉型,“十二五”期間的奮斗目標是力爭使天津師范大學進入全國高校一百強。為了實現這一奮斗目標,我們將以學習宣傳貫徹十八大精神為契機,堅定不移地走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創新為驅動,以質量提升為目標的內涵式發展道路。
堅持深化改革,著力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必須以改革的精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天津師范大學作為綜合性大學,傳統基礎學科不僅基礎雄厚,涌現發展出以人文社會科學見長的優勢學科,而且在新師大的建設過程中,藝體類學科和學生發展迅速、高水平運動隊異軍突起。為了在體制機制上發揮多學科優勢培養人才,2010年學校從本科新生中選拔優秀學生組建了本科人才培養創新實驗班,目前,“理論研究型人才培養實驗班”、“交叉學科人才培養創新實驗班”進展順利,效果良好。學校還進一步拓寬思路、擴展視野,在加強通識教育的同時,在幾個大的學科門類中探索不同學科的交叉融合。如在文科和理工類學生中加強藝術素養和體育精神與素質類課程的開設,在藝體類學生中加強科學精神和文化素質類課程的開設等。“十二五”期間,我們將從創建高水平大學的目標出發,堅持“以生為本、因材施教、質量立校”的辦學思路,站在跨學科和國際高等教育發展兩個平台上,創新由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和教師教育三大板塊組成的課程體系,在本科教學工程重點班“國際企業管理”和“國際會計”兩專業國際化標准課程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展國際化標准課程建設的專業范圍﹔在更大范圍內突破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倡導討論式、啟發式、案例式、項目驅動式等教學方式,著力培養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加大實踐教學支持力度,加強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成立教師教育實驗中心,力爭建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強化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訓練,將創新理念與創新意識貫穿於教學的各個環節,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堅持教師主導,著力引導教師潛心育人。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必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鼓勵教師靜心教書、潛心育人。近年來,我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健全人才跟蹤考評制度,實現了引進人才質量的提升和師資隊伍結構的優化。同時以實施立德工程為核心,創新制度建設,強化師德教育,嚴格師德考評,樹立師德典范,不斷提升師德建設水平。我校獲得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稱號,學校體育競賽訓練中心獲得全國文明單位稱號,學校多個部門被評為天津市師德建設先進單位,也涌現出了以沈德立、徐大同兩位老先生為代表的眾多教書育人的師德楷模。“十二五”期間,我們將根據學校事業發展需要,堅持“立足培養、著眼提高、高端引進”的原則,進一步提升師資建設內涵,一方面加大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力度,採取超常規的舉措引進領軍人才和優秀拔尖人才﹔另一方面進一步加大對校內現有人才的選拔、培養力度,在校內現有人才中遴選“特聘教授”和“渤海學者”。同時,更加關注廣大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成立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積極開展教師培訓、教學改革、研究交流、質量評估、咨詢服務等工作,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滿足青年教師個性化專業化發展和人才培養特色的需要。繼續強化師德建設,不斷完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改革人事聘任考核制度,創新教師薪酬激勵機制,不斷改善教師待遇和生活條件,創造一切條件讓教師愛教樂教,引導廣大教師自覺地履行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出更多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堅持文化育人,著力推進大學文化建設。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必須把文化建設貫穿於教育改革發展和教書育人的全過程。大學作為育人的殿堂,既通過有形的方式和途徑培養人才,也通過無形的氛圍涵育人才,而通過浸潤形成育人的特有的味道,正是特色校園文化獨有的功能所在。天津師范大學在半個多世紀的辦學實踐中,經過歷代師大人的不懈努力和奮斗追求,形成了具有師大特質的大學精神,具體體現是“勤奮嚴謹、自樹樹人”的校訓,並由此形成了師大的學風和校風,“學思並重、知行合一”、“誠實守信、勇於擔當”已經蔚然成風,這不僅是師大校園文化的特色所在,同時也成為全體師大人的共同價值追求和行為規范。“十二五”期間,我們要在繼承和發揚教師教育特色的基礎上,利用綜合大學的學科優勢,以制定大學章程為契機,進一步加強特色校園文化建設,充分發揮精神文化的擎旗鑄魂功能、物質(環境)文化的浸潤熏染功能、制度文化的規范凝聚功能和行為文化的傳導引領功能,形成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統一、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互支撐、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校內培養與社會實踐有效銜接的良好育人氛圍,真正實現以生為本、興趣導向、自主學習,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作者系天津師范大學黨委書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