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鬆原農民演出隊在排演節目。通訊員 徐守俊攝
走進吉林省鬆原市乾安縣大布蘇鎮傳字村的一戶農家,十幾位農民坐在熱炕頭上“玩兒”得熱火朝天,一支嗩吶、兩把二胡,樂聲一響,歌聲從屋裡透了出來。
原來這是村裡的文化大院在排演節目,大院創辦人祖國山說:“俺們的節目都是自編自演的,先前多唱身邊好人好事。現在十八大閉幕了,要唱唱黨的好政策。”
鬆原市80%以上的人口在農村,所屬四縣全部躋身“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物質食糧豐收了,精神食糧也不能匱乏”,鬆原市委宣傳部部長徐淑紅說,2006年鬆原市在調研中發現,鬆原農村不僅孕育著多種原生態“草根文化”,還隱藏著愛好和支持文化發展的“文化人”。於是,鬆原市開始了“像農民種地一樣種文化”的實踐探索。“農民小劇團大院”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緊接著,圖書大院、剪紙大院、刺繡大院也多了起來。
為形成星火燎原之勢,鬆原市下發了關於農村大院建設的意見和規劃,保障“種下去”的文化“長”起來。徐淑紅告訴記者,自2009年以來,鬆原市各級政府累計投入資金4億余元,用於大型文化設施建設。此外,還拿出300余萬元的資金,購置辦公文化設備、開展活動和培訓骨干等。
目前,鬆原市較為規范的各類特色文化大院有654個,文化戶近3000個。組織培訓輔導班200余期,累計派出下鄉輔導人員2500人次,輔導農村文藝骨干7200人,培養文化熱心人6000余人。(記者 曾毅 特約記者 任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