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綜合報道
基層行⑨

昔日黃沙風口 今日草茂水秀

2012年12月14日14:21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本報特約記者朱偉華(右一)在富家屯採訪。張士英攝

從哈爾濱驅車前往大慶的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遠遠望去,遼闊的大草原在冬日披上了潔白的衣裳。道路兩側,喜鵲時而在樹梢盤旋,時而落在公路上。途經鬆林公園,登上新店林場的瞭望塔,呈現在記者眼前的是全國少見的、面積近6萬余畝的人工樟子鬆林,還有大片的楊樹林、榆樹林,在白雪的映襯下,茫茫林海風景如畫,美不勝收。

而就在十幾年前,這裡還是狂風肆虐,黃沙漫漫的“西北風口”。

杜爾伯特地處科爾沁沙地邊緣,是全國90個完整沙區縣之一。境內八大沙地、兩大荒坡,統稱“西北風口”。解放初期,全縣森林覆蓋率僅為0.36%,草原沙化鹼化嚴重。本世紀初,生態“癌變”已至生死攸關。“沙田人,命真苦,一天吃進二兩土,白天不夠晚上補”——這句民諺道出了杜爾伯特當年不堪回首的生態狀況。

杜爾伯特縣永勝村村支書張瑞河,是土生土長的坐地戶,他告訴記者現在住的富家屯以前叫大荒屯。“那時這后面就是一個大沙包,一點兒草也沒有,道北的房子都被沙子埋上了,村民都搬到道南住了,沙堆攆著人走。”張瑞河指著不遠處的一片沙棘林說。

“那時我們這裡的庄稼一年種兩三茬,因為種子經常被風沙刨光,一畝地打500斤糧都算大豐收。隻要風沙刮一天,就別指望過上消停日子。”陪同記者採訪的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吉寶亭補充道。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是黑龍江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總人口25.5萬,其中蒙古族佔18.2%。原有草原469萬畝,全省最多,失去了草原,自治縣就丟掉了命根子。進入新世紀以來,縣委、縣政府痛定思痛,下定決心,打響了一場風、沙、鹼兼治,林、草、水並舉的生態大會戰,建設黑龍江“牧業強縣、旅游大縣、生態名縣”。

草原全面禁牧,承包到戶經營管理。鄉鎮場落實不到位,警告、通報、追責,視情況給予主要領導通報、誡勉談話、調離。出台飼草種植、水利建設、奶牛小區建設優惠政策,使禁牧政策順利地得到執行。

“十一五”期間,全縣投入資金9000多萬元,治理“三化”草場103萬畝,草原面積恢復到380萬畝。牧草平均增高30多厘米,草原植被覆蓋率提高了49%﹔治理后的草場草群平均高35厘米,覆蓋率提高到75%,畝產草量由35公斤提高到132公斤﹔產草總量增長了20萬噸,年產值近億元。

全力推進“堵西北風口”綠色生態工程建設。先后開展了11次大規模治沙造林戰役,投入14萬余人次、9500萬元,造林57.6萬畝,筑起一道長近90公裡、寬近20公裡的綠色屏障。目前工程接近尾聲。2008年以來,累計投入治沙造林補貼資金1.2億元,僅縣鄉兩級政府就投入苗木補貼1200萬元。

截至目前,全縣人工造林面積達122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3.2%,活立木蓄積量達473萬立方米,經濟價值近20億元。在林網的庇護涵養下,糧食畝產量由12年前的89公斤提高到現在的233公斤。

生態好了,商機來了。伊利集團先后投資17億元,建成6期項目,每年可納稅2億元。一家世界知名羽絨服企業看好大草原,正在積極運作投資養鵝項目﹔生態好了,旅游也火了。連環湖溫泉景區躋身“最佳國際休閑生態旅游景區”,今年吸納旅游項目投資20億元。今年年初至今,全縣接待游客突破10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7億元。

生態建設貴在立足長遠,重在未雨綢繆。據縣草原監督管理站副站長郭宗雨介紹,為盡早發現資源環境可能存在的問題和隱患,杜爾伯特組建生態和環境保護局,並在全國率先開展生態審計。生態審計領導小組由縣委書記和縣長任組長,由審計、財政、農委、林業、生態和環保等10個部門組成,領導小組制定考評體系,審計生態建設資金、造林保持率、水土保持率、植被覆蓋率等13項指標,破壞草原等3項剛性指標。一年累計亂開草原50畝以上、亂採亂伐林木5立方米以上、亂挖坑取土,將被一票否決。

根據氣象部門統計,近9年和30年前相比,杜爾伯特每年五級以上大風、沙塵、極端天氣平均值分別減少56天、10天、8天。環境監測結果顯示,空氣質量全年達到國家二級標准的天數有300天以上。曾經的國家防沙治沙重點縣,榮獲全國生態環境濕地保護最佳范例獎,被評為國家“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30年突出貢獻單位、國家生態示范區。

(特約記者 朱偉華 張士英)

(責編:楊麗娜(實習)、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