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堅定不移把信息化作為軍隊現代化建設發展方向,推動信息化建設加速發展。廣東省軍區以信息化建設為主導,提升民兵預備役防空力量體系作戰能力,實現了偵察預警、指揮控制、火力打擊一體化。其成功做法,對於省軍區系統深入推進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增強基於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有著積極的引領意義。
11月中旬,嶺南大地,一場防空演練“激戰”正酣。
“空情系統發現目標!”數百公裡外的“敵機”乍現屏幕,廣東省防空總群命令某防空群進入戰斗狀態。群指揮方艙內,4名參謀緊急研判情報系統發送的“敵機”速度、航跡等數據。伴隨著鍵盤敲擊聲,群長定下決心並通過防空作戰指揮信息系統下達戰斗命令。防空分隊隨即射擊,炮彈直扑“敵機”……
前來觀摩指導的上級工作組認為,經過深入探索,廣東省軍區已構建起要素全、覆蓋廣、聯通暢通的防空作戰指揮信息系統,並成功通過實彈戰術演習的檢驗。這標志著該省民兵預備役防空作戰體系建設實現從單系統單領域向成體系成規模跨越,初步形成與現役防空力量相匹配的防空作戰能力。
廣東省軍區地處在改革開放前沿,防區內戰略資源豐富,戰爭動員潛力大。10年前,這個省軍區率先實施民兵預備役防空力量一體化建設,按照聯合防空作戰要求,創新組織指揮體制,對全省防空力量進行統一調整和優化配置。這一經驗做法,曾被總部推廣。
近年來,隨著世界新軍事變革的深入發展,信息化建設方興未艾。廣東省軍區黨委認識到,民兵預備役防空力量建設要有所作為,必須向信息化方向轉型。
去年3月,總部決定由廣東省軍區承擔信息化條件下防空作戰要素集訓試點任務。任務部署會上,省軍區司令員劉聯華明確提出要求:結合試點,推進民兵預備役防空力量基於信息系統體系作戰能力建設,在布局編組、指揮控制、空情預警等方面尋求突破。
針對信息化條件下防空作戰特點,該省軍區依托某預備役高炮師機關建立省防空總群,分方向分區域建立防空群,建起總群-群-營-連四級指揮架構,將不同隸屬關系的民兵預備役部隊和現役防空部(分)隊納入該體系,形成縱深梯次、分區負責的力量布局。
對應四級指揮架構,這個省軍區與軍地有關單位聯手,借助多傳感器組網、觸控式三維地理信息系統等軍地前沿技術,研發出30多台移動指揮方艙,並以此為主體,構建起防空作戰移動指揮信息系統。
據悉,該指揮信息系統集成了地理信息、戰場態勢、輔助決策、作戰評估等功能,上可接入戰區空軍指揮所,下可指揮民兵預備役營連,實現動中和復雜電磁環境下的高效指揮控制,防空兵力火力隨機調用。不僅如此,射擊指令由7個環節減至3個環節,從群至火力平台的指揮延時大為縮短。
“利用這套指揮信息系統,可以整合空軍預警雷達、本級警戒雷達、民兵對空觀察哨、地方航管雷達等不同情報獲取手段,實現了對多源空情的實時引接、融合處理、按需分發。”省軍區副參謀長李曉南介紹,他們還將雷達、火控裝備與防空力量的火力裝備聯為一體,綜合集成、組網聯動,確保空情分發直達火控系統,精確進行目標區分、引導和射擊。各作戰單元之間信息系統互聯互通,織就了一張精確捕捉超視距目標的“無縫天網”。(宋純武 周建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