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皖北農村,青綠色的麥苗透著生機。12月11日,記者在安徽阜陽市颍州區的一片冬麥地裡,見到了人稱“葛大戶”的種糧標兵葛浩新。
在很多人眼裡,葛浩新已是遠近聞名的種糧大戶,有人勸他改行,覺得他多年執著於糧食生產有點“落伍”,葛浩新卻不以為然。在他看來,最想做的事還是提高糧食產量。“糧食增產學問可大了,要當事業來做。”冬麥地裡,葛浩新邊查看著麥苗邊告訴記者:“十八大報告裡有很多關於‘三農’的好政策,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應成為我們的新任務!”
葛浩新是安徽種糧大戶中唯一的十八大代表。“報告提出,‘發展農民專業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這就是我們農民要努力的方向!”葛浩新說得非常實在。
按照葛浩新的理解,“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是對目前科技指導下的農業產業化以及合作社生產方式的高度提煉。早在2009年,葛浩新的合作社便開始了轉型,搞專業化的植保隊伍和農業合作社,通過流轉和托管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再加上先進農機設備的使用,周邊農戶在他的帶動下也實現了發家致富。
目前,葛浩新經營的流轉土地已達13500多畝,糧食產量也從剛承包土地時的畝產700多斤達到現在的1300多斤,再加上300多台套農機設備和專業植保隊伍,種糧路越走越寬。“經營情況比較好的年份,年收入可以達到300多萬元,生產出的良種夠將近50萬畝地用,跟過去比真是天翻地覆的變化!”種糧有希望,種糧有奔頭。跟著葛浩新學技術、依靠良種良法得實惠的農民越來越多,包括30個全國種糧大戶,其中一半以上已成為當地農業產業化的龍頭企業。
“十八大提出的惠農政策不僅是過去這些年政策的延續,更釋放出新的信號。隻要政府扶持到位,農民積極性高、干勁大,農業生產就會越來越好,要能形成良性循環,還怕農業生產搞不好麼!我要借著十八大的東風,繼續把我的良種事業做大做強,也希望能帶動更多的農民嘗到糧食增產的甜頭。”葛浩新充滿信心地說。(暴媛媛 白海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