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外媒參考

紫荊:中共新領導層特質或將決定中國外交風格

2012年12月10日16:45   來源:中國僑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11月15日,在十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外記者見面。中新社發 廖攀 攝

香港《紫荊》雜志最新一期刊文說,任何一個國家的外交都會多少帶有一些領導人風格和特點,這在西方尤為明顯。中國雖然外交政策具有連續性和穩定性,但新的領導人上台后,他們的自身經歷、知識結構和國際視野,或多或少會使中國外交呈現出一些新風格。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學歷較高、知識全面且視野開闊,這將使得今后中國的外交更加成熟和自信。

文章摘編如下:

中共十八大已經閉幕,但整個世界都在注視著十八大后的中國。對世界各國來說,最想探究的就是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的外交新政。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產生后,在內外各種挑戰和機遇面前,必然會提出新的戰略判斷和戰略方針。從目前中國外交面臨的任務和挑戰來看,今后幾年中國外交將可能在以下方面有所加強。

一是將更加注重與世界的互動。習近平在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后的首次公開記者見面會上就指出,希望海內外媒體多向中國介紹世界,同時也多向世界報道中國,更好地促進中國與世界的相互了解和認識。這番話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隨著中國實力的增強和國際影響力的上升,中國與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中國發生的事情可能牽動全球,各國發生的事情也影響中國。今后,中共新一屆中央領導將會更加注重與世界的互動,更加注重向世界介紹中國,更加注重中國的國際形象,更加注重發揮和用好自己的影響力。

更注重與世界互動

二是更加注重深化與周邊國家的關系,不排除提出新的周邊外交主張。當前中國與周邊一些國家的領海爭端以及美國加快重返亞太戰略,都對中國的周邊外交提出了新的課題。作為一個日益崛起的世界性大國,中國要想成為全球性的負責任大國,必須首先要有一個和平、穩定、發展與合作的周邊環境。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亞洲地區無論是從出現的復雜因素,還是日益具有的戰略重要性來看,都將牽扯中國更大的精力。新一屆中央領導將會在周邊關系上投入更大的精力,採取更多的積極措施,不排除會提出新的周邊外交主張。

第三是將更加注重“走出去”。未來幾年是中國從地區性大國向真正的全球性大國邁進的關鍵時期。中國要走出去,不僅是中國企業的走出去,還包括中國文化、中國理念、中國模式以及中國人的走出去。近些年來,中國企業在國外投資兼並頻頻遭遇“安全門”和“滑鐵盧事件”。中國要想真正強大起來,必須要有大量的跨國集團。這將是今后幾年中國要花大力氣去做的。此外,一個強大的國家不僅是經濟的強大,更主要的是價值、理念、文化和思想的強大吸引力。這也將是今后相當長時間,中國應該著力去做的。

任何一個國家的外交都會多少帶有一些領導人風格和特點,這在西方尤為明顯。不同的黨派和不同的領導人執政,外交風格甚至是外交方向都大為不同。中國雖然外交政策具有連續性和穩定性,但新的領導人上台后,他們的自身經歷、知識結構和國際視野,或多或少會使中國外交呈現出一些新風格。

習近平作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和中央軍委主席,是中國外交的最高決策者。今后中國的外交也將會是“習式風格”。習近平下過鄉,長期在基層工作,對中國國情有深刻的了解,這為其制定外交政策打下了堅實基礎。早在他擔任河北省正定縣縣委書記時,就到美國進行過友好訪問,對外部世界有了初步了解。此后他在擔任省委書記等地方領導期間也多次率團出訪。在擔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和國家副主席期間,他更是多次以國家領導人身份出訪亞非拉美歐等五大洲幾十個國家,會見會晤多國外國元首和政黨政要,出席各種多邊會議,積累了豐富的外交經驗。

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其它幾人也都有外事經驗,都率團多次出訪並會見接待了各國政黨政要。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學歷較高、知識全面且視野開闊,這將使得今后中國的外交更加成熟和自信。

(責編:楊麗娜(實習)、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